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21篇 |
免费 | 3438篇 |
国内免费 | 12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84篇 |
大气科学 | 1292篇 |
地球物理 | 2424篇 |
地质学 | 3841篇 |
海洋学 | 1086篇 |
天文学 | 402篇 |
综合类 | 2040篇 |
自然地理 | 58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484篇 |
2023年 | 833篇 |
2022年 | 1057篇 |
2021年 | 1191篇 |
2020年 | 948篇 |
2019年 | 1004篇 |
2018年 | 686篇 |
2017年 | 777篇 |
2016年 | 830篇 |
2015年 | 943篇 |
2014年 | 1343篇 |
2013年 | 1022篇 |
2012年 | 1128篇 |
2011年 | 1124篇 |
2010年 | 1066篇 |
2009年 | 1106篇 |
2008年 | 1074篇 |
2007年 | 949篇 |
2006年 | 816篇 |
2005年 | 773篇 |
2004年 | 689篇 |
2003年 | 637篇 |
2002年 | 586篇 |
2001年 | 419篇 |
2000年 | 371篇 |
1999年 | 275篇 |
1998年 | 252篇 |
1997年 | 240篇 |
1996年 | 197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正区域性是地理学最本质的属性之一。任何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空间,也正是因为不同地理空间的自然、人文环境,才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特征。因此,地理被称为"空间"的知识。从高考大纲的能力要求看,首要目标就是要求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区域定位正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答好试题的第一道门槛。因为只有准确辨认出所给试题中分布的地理事物,才能正确运用地理原理有的放矢地解释、说明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GeoMedia Professional软件在油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工作中的应用,并针对设置工作空间、数据库、特征类的坐标系统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及该问题引起的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坐标系统不一致,以及一个数据库中个别特征类的坐标系统参数不正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储上产,开展有效的储层预测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受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地震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很难满足油田生产的需求。为此,对子波分解与重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资料,建立了能反映储层情况的地质模型,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明确了特殊地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发现低频端包含了较多的储层信息,对储层空间展布的精细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充分挖掘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较好地进行储层预测。将该技术应用到研究工区的储层预测中,获得了与钻井结果相吻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58.
由于海岸带的地理条件和海洋动力特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开发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异性.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建立系统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应用所构建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的水环境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对应年份的入海流量及其变化,分析了天津渤海湾海岸带污染的主因子和区域水环境的分布特征,结果可以对海洋功能区的划分和水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59.
辽宁省人口密度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晓晗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44-148
运用GIS软件与地理统计学的相关软件,以DEM数据、坡度数据、河网数据、交通网数据、NDVI植被指数数据为基础数据,分析各要素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模拟了辽宁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主要受高程、河流、交通道路的影响,其中河流与交通道路对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权重较大。 相似文献
60.
基于非局部滤波的SAR强度RC合成变化检测法对小图斑、线型地物等动态监测灵敏,且对数据获取无时空基线要求,在多云多雨城市地表要素变化检测中具备潜力。本文研究以多时相SAR强度RC合成图为数据源,提出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变化图斑半自动提取方法,即通过色彩空间转换、训练样本选取、监督分类影像分割、变化区域提取4步骤,可实现基于SAR强度图的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与图斑高效更新。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与江北新区为示范,以最优参数配置(3特征向量与10样本类别)进行试验,实现了优于88%的建设用地查准率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