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5篇
  免费   1344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测绘学   5445篇
大气科学   743篇
地球物理   1416篇
地质学   2692篇
海洋学   724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1760篇
自然地理   5578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905篇
  2021年   1018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775篇
  2014年   1140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924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获取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中国陆地区域的夏季逐时格网降水数据进行了聚类。首先,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每个格网上的逐时降水数据进行聚类。然后,根据每一聚类的降水日变化峰值,将具有相似峰值时间的聚类合并成为一个分类。合并后的分类对应一种降水日变化类型,分类中的格网边界则构成了该类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日变化由降水频率日变化主导。此外,一些盛行夜雨区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从西向东的分布模式,且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表现出了从西向东逐渐延迟的现象。结合地形分析,研究发现一些夜雨区的降水峰值延迟现象与MPS环流效应导致的雨带移动现象较为一致,得出MPS(Mountain-Plain Solenoid)环流效应是导致这些地区盛行夜雨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探索降水日变化的形成机理提供线索,也可为研究其他地区降水日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2.
高原涡作为经常给我国带来暴雨等灾害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一般认为是通过感热和潜热自下而上激发的,然而,2013年5月下旬发生的一次引发其下游灾害性强降水的高原涡却是由对流层高层天气尺度低涡诱发的.为此,基于新发展的多尺度子空间变换和多尺度能量涡度方法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先将原始场重构到三个...  相似文献   
183.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西伯利亚北方森林覆盖的长时间尺度空间变化特征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北方森林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支撑.以1985年和2015年2期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选取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为西伯利亚北方森林典型研究区,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得到研究...  相似文献   
184.
针对反距离加权插值存在的“牛眼”问题,该文研究了反距离加权插值函数的微分性质及适用条件,给出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的已知点最佳分布条件。反距离加权插值要求空间函数无趋势性信号,而对称设计和均匀设计是抵偿系统误差、提高反距离加权插值精度的重要途径。该文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对5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海洋温度进行插值,结果表明,基于最佳控制点构型条件可提高插值精度,在保证插值控制点构型对称的前提下,选取尽量小的窗口进行插值,能获得较高的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185.
空间尺度转换是近年来区域生态水文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研究问题。其需要主要是源于模型的输入数据与所能提供的数据空间尺度不一致以及模型所代表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与所观测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不吻合。综述了目前区域生态水文模拟研究中常用的空间尺度转换研究方法,包括向上尺度转换和向下尺度转换。详细论述了2种向下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动态模型。前者是通过将GCM大尺度数据与长期的历史观测数据比较从而建立统计学相关模型, 然后利用这个统计学经验模型进行向下的空间尺度转换. 然而动态模型并不直接对GCM数据进行向下尺度的转换,而是对与GCM进行动态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型(RCM) 的输出数据进行空间尺度转换. 通常后者所获得的数据精度要比前者高,但是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并不是全球所有的研究区域都有对应的RCM。还详细论述了2种向上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斑块模型。前者是建立一个能代表小尺度信息在大尺度上分布的密度分布概率函数, 然后利用这个函数在所需的大尺度上进行积分而求得大尺度所需的信息。而后者是根据相似性最大化原则将大尺度划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小尺度斑块,然后将计算的每个小尺度斑块的信息平均化得到大尺度所需的信息。通常在计算这种斑块化的小尺度信息的时候,对每个小尺度也会采用统计学经验模型来计算代表整个斑块小尺度的信息。建议用斑块模型与统计学经验模型相集合的方法来实现向上的空间尺度转换  相似文献   
186.
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资源,利用2015~2020年对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研究了尖裸鲤的资源分布和食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藏自治区,尖裸鲤仅在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尖裸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中游(仲巴县至仁布县江段)及其支流,零星分布在朗县江段和派镇江段,在高原湖泊巴松措中也分布着尖裸鲤,分布的海拔范围为2900~4700 m;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仲巴县江段、萨嘎县江段、拉孜县江段和日喀则市江段分布的尖裸鲤都以鱼类为主要食物,随着海拔的降低,各江段尖裸鲤的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但是尖裸鲤对食物的摄食强度存在差异,仲巴县江段和萨嘎县江段尖裸鲤的食物平均饱满指数值显著偏大,而拉孜县江段和日喀则市江段的尖裸鲤的食物平均饱满指数值较小。近年来,尖裸鲤资源呈现衰减趋势,因此,应该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江段和中游的仲巴县江段建立尖裸鲤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尖裸鲤的保护和资源恢复力度,加强尖裸鲤的增殖放流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7.
中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网络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08,63(2):135-146
物流企业是承担物流活动的专业化组织, 是具有空间网络的企业形式。基于相关研究 的评述, 分析了物流企业网络的基础理论, 重点解析其空间体系、职能联系与运营机制。通 过研究, 认为物流企业由企业属性要素和物流属性要素组成, 其共同作用形成企业部门的职 能分化和区位分离, 由此形成物流企业网络, 包括企业组分网络和物流运营网络。物流企业 在城市和区域尺度构筑企业组分网络, 城市网络包括总公司、配送中心和营业点, 总公司布 局于市中心区, 配送中心倾向于近郊区, 营业点集中在物流密集区; 区域网络包括总部、区 域分公司、地方分公司、办事处和受理点, 总部布局于国内大城市, 区域分公司倾向于各区 政治经济中心, 地方分公司集中在省会、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办事处与受理点在企业网络 外部或内部空白处布局。物流运营网络由运输专线、配送体系和物流网络组成, 运输专线形 成支线和干线两类, 是物流运营的基本途径; 配送体系形成区域、城市区域和城市三层, 是 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保障; 运输专线和配送体系的交错、融合和优化, 最终形成轴辐物流 网络。  相似文献   
188.
清代陕南秦巴山地的人类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仁 《地理研究》2008,27(1):181-192
对人类行为空间特征认识的不足,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障碍。本文以文化、风俗、政策等影响人类行为的人文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时空剖面分析法,考察了清代陕南流民空间行为选择的基本取向。结果表明,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追求单位时间上效果最大化是流民行为选择的普遍趋势。人类空间行为的选择性强化了自然差异的等级和水平,不同区域人类行为结果的外部关联性,指出传统的仅从区域内部或某一种人类行为来寻求简单的"人—地"因果关系的缺陷。从系统或流域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环境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是认识和把握人地关系实质与机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9.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能片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空间评价,以期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以位于市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的区域得分最高,西、北部市郊结合部排名最后,部分远郊区宜居性虽然较好,但各指标分值差异却很大。总体而言,大连城市宜居性在空间格局上体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差异程度变大的特性,该空间特征分析结论与行政区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0.
广州SARS流行过程的空间模式与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广州市SARS感染者的家庭住址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了不同SARS感染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用数据模型定量表达了广州市SARS疫区的传播中心及其置信范围,结合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感染人群传播中心的异质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疫情的发展,广州市SARS传播中心具有明显的向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接近的趋势,且变化规律与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的迁移规律大致相同,医院传播对广州市SARS传播过程有重要影响,且经历了由强到弱再到强的变化过程。本文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SARS及其他新型传染病在都市区的空间传播扩散过程,并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