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81篇 |
地质学 | 90篇 |
海洋学 | 52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8篇 |
自然地理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1965年1月—1991年4月,对于中国大陆M_s≥5.0级地震可以划分出62个地震丛,并讨论了缺6级地震丛与中国大陆强震及在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Harbin Section of the Songhua River,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June, August, and October 2011.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and saprobic indices were used to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data. Seasonal variability was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variation, which explains the fluctuation in zooplankton density. In autumn, the dry season, water residence time increased and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accumulated in the slow flowing waters. Zooplankton abundance increased when food conditions improved. Therefore, the total zooplankton abundance in autum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spring and summer. According to the saprobic indices, all the sample sites had mesosaprobic water and water quality was worse in autumn. CCA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Moreover, pH, dissolved oxygen saturation, and turbidity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zooplankton community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55.
56.
2.4拟庸蝶食性的对应分析2.4.1观察量和变量的分组观察量(捕食鱼类)依不同季节(冬、夏季)、不同性别(雌雄性)和不同性成熟状态(幼鱼和成鱼)来分组,因此得到8(23)个观察量。对应分析的变量(饵料)首先根据个体生态的不同分为6个类型:游走多毛类,隐居多毛类,双壳类,不大游动的甲壳类(端足目和等足目),爬行甲壳类(十足国短尾部)和棘皮动物。其他6个类型的饵料生物(类、纽虫类、小型游泳甲壳类、腔肠动物、鱼类及苔藓虫类顺在分组时剔除,其原因为它们的出现可能少了些。考虑到捕食鱼类和饵料双壳类贝壳厚度… 相似文献
57.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 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植物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植被盖度和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值均最大,流动沙丘条件下最小;Hill多样性指数排序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差,物种多样性同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按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相应的立地条件分别为丘间低地、缓平沙坡、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选取的土壤因子对过渡带植被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钾>全磷>土壤盐分>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和pH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前3个轴的环境解释率为98%,证明排序可信。 相似文献
58.
为构建喀斯特山区土壤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小生境土壤进行调查,选用土面和石沟2种代表性小生境的土壤作为评价单元,用典范对应分析从29个指标中选出16个,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喀斯特森林植被退化过程中,用土面和石沟2种小生境面积加权计算土壤质量综合分值,能更准确地反映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阶段性变化,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锰、有效硫和脲酶活性出现显著降低,有效铁、蔗糖酶活性和粘粒含量出现显著增加。第Ⅰ阶段内(原生林-次生林)各土壤指标在样地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第Ⅱ阶段(灌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脲酶活性和有效锰含量相对第Ⅰ阶段平均分别下降了33.73%、22.41%、57.66%、37.72%、44.59%、46.57%和12.52%;蔗糖酶活性及土壤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81.38%和47.69%;第Ⅲ阶段(灌草丛)土壤速效磷、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效锰含量相对第Ⅱ阶段平均分别下降了42.82%、44.42%、28.45%和20.55%,土壤有效铁、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6.40%、57.49%,该阶段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已处于缺乏的水平,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9.
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模型的双多普勒雷达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使用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2003年6月26-27日合肥和马鞍山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的江淮梅雨锋大暴雨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对其中β和中γ尺度三维动力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及其上的中γ尺度对流云团是此次暴雨的主要降水系统.中低层的中β尺度辐合线对此次暴雨的触发、发展、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辐合带的逐渐减弱,强降水也逐渐减弱.中尺度对流系统低层的正涡度大值区与辐合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对应地面的强降水区.文中还给出了此次暴雨的三维动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0.
从花岗岩类岩石的稀土元素与岩石化学成分的对应分析结果出发,论述了新疆准噶尔地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与岩石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以及该区花岗岩类演化与锡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