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7篇 |
免费 | 979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19篇 |
大气科学 | 547篇 |
地球物理 | 567篇 |
地质学 | 2175篇 |
海洋学 | 543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454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221篇 |
2014年 | 354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310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39篇 |
2007年 | 293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16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171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本文介绍了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技术在航外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控制检核点提高网控制精度,来实现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不同区域进行了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2.
江西地热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热资源为赋存于断裂裂隙中的水热对流型地热水,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与断裂构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出露的地热,其形成与分布受断裂构造、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等因素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可以为地热勘查与开发,尤其是寻找隐伏地热指明方向,即在地热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地热异常、断裂构造及组合、水文地质及岩性等控制地热水形成与分布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3.
144.
本文针对GPS网导出了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参数转换的公式,用C语言编制了平差计算软件,并以某矿区控制网为例进行了4个,7个参数的转换,其精度满足工程的要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5.
房屋普查外业修补测阶段的工作是房屋普查修补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数据成果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修补测工作的工程进度还直接影响着最终成果质量。本文通过对房屋普查外业修补测阶段的工作内容的介绍,指出了其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查标准、质量验收和质量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6.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系统开展了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同沉积断裂活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量变化相互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模拟表明,快速的构造沉降、相对高的湖平面和大量的沉积物供给是形成相对深水扇三角洲的必要条件;而沉积物的供给量变小或构造沉降量加大时有利于形成近岸湖底扇或水下扇。模拟揭示出断陷湖盆陡坡边缘断裂形成的古地貌坡折控制着低水位域浊积扇或湖底扇的发育部位,同时对水进或高位域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中心的分布具控制作用。断裂坡折带的构造沉降是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在陆内前陆逆冲构造边缘,层序发育早期(底部)发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但由于相对快的构造沉降形成水进序列;在快速沉降的晚期沉降速率减小,碎屑体系向盆地方向推进,形成广泛河流三角洲沉积。由隐伏逆冲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对低位域的分布具控制作用。在构造坡折带下的低位域砂体与上覆的水进域泥岩组合可形成重要的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7.
在BH大道SMA路面施工过程中,通过对SMA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等的控制,确保了BH大道SMA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8.
149.
由于历史逐日气温资料在气候分析、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数据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利用邻近参考站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及线性回归模型,设计了基于线性回归数据估计方法的质量检查算法,该算法同时包含了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两种检查方法。通过数据植入误差检测以及与单一空间回归检查方法的比较,该算法的错误数据检测性能较高,可检测出与正确日气温数据相差3℃左右的可疑值。在该算法的基础上,研制了综合一致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类错误发生率较低;保持了时间、内部和空间一致性的逻辑关系;参考了天气因素。因此,与一般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相比,综合一致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错误数据检测性能。经过在华中区域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251个站1961—2009年逐日气温资料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各要素奇异值检出率平均气温为0.001%,最高气温为0.05%,最低气温为0.04%。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