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瓶采样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启  徐建中  汤洁  温民 《冰川冻土》2006,28(3):319-323
用气相色谱和非红外色散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采集到的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浓度,对不同纬度带上CO2和CH4平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表面不同纬度带上CO2的浓度呈现出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这与全球范围内CO2的年平均浓度的地理分布特征相反,显示了海洋对CO2气体的吸收作用.45°N以北的海洋表面,CH4浓度有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这与全球范围内CH4的年平均浓度的地理分布特征相同;中纬度近海岸地区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可能受到区域或局地气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2.
本文阐述了我国多年冻土的分布规律,同时说明了多年冻土对采金船开采的影响及多年冻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3.
王建国 《地球》2009,(1):96-98
Dome。直译为冰穹。南极冰盖上有自然形成的一个分冰岭,分冰岭像南极的脊梁贯穿整个南极大陆,在这个分冰岭上有依次排列的DomeA、DomeB、DomeC、DomeF,这四个点被科学家称之为南极冰盖的四大冰穹,而DomeA是唯一超过4000米的冰穹,也是四大冰穹中至今尚未开展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冰穹。现DomeF、DomeB、DomeC分别由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国在此建站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94.
黑竹沟探险     
科考队爱到四川的黑竹沟去探险,听说此事后,嘟嘟软磨硬缠,终于得到了舅舅的同意。  相似文献   
95.
丁骏  王晶  王勤 《浙江气象》2012,33(4):25-29
浙江省有众多渔船在北太平洋鱿钓区作业,做好该区域的风浪预报非常重要。通过对北太鱿钓区影响台风的统计分析,以2011年"洛克"台风为例,对北太平洋相关海区的大风进行了实况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在该海区的风场预报能力较好,不仅是对海上资料的很好补充,而且对今后海上大风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 也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5年来有较大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我国组织的23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 承担了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北极黄河站气象业务建设和维持, 以及中-澳合作南极冰盖3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工作;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环境资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在极地天气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时空多样性、极地海冰变化和南极海冰涛动、极地近地面物理特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中山站臭氧变化特征及南极臭氧洞和大气化学、气候代用资料获取和古气候环境以及极地大气环境变化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中国极地大气科学正积极通过多学科交叉、走国际合作道路, 努力提高对极地在全球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水平, 并积极探索极地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高建华 《地球》2011,(4):110-113
近年来,干旱暴雨肆虐,火山喷发,地震频繁造成的灾难不断,还有南北极冰消雪融、天崩地陷……除此之外,航海、航空、长途运输、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等人为活动中发生的灾难和事故,也在考验着人类。  相似文献   
98.
2005年4月2日至2006年1月22日,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历经297天,航程43230海里,相当于环绕地球两圈,出色地完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三大洋考察任务。首次成功地获取了三大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和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成为中国人探索人类未知科学领域的一大壮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流仪器,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Horizontal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H-ADCP) 因其精度高、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在河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航运业发达地区,由于受船行波的影响,很难得到稳定可靠的流速数据,阻碍了H-ADCP在平原河网地区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技术上很难做到完全消除船行波的影响,本文将H-ADCP应用在平原河网地区对流速进行测量,并分析了船行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从H-ADCP设备选型、测量和安装方式、测量预处理、数据后处理等多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消减船行波对H-ADCP 的影响,从而提高测流精度。同时,通过实验测量断面一天内平均流速变化情况,得到受船行波影响后的流速波形,然后采用数据处理手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目前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正坐骑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沿岸固定冰上进行科考物资的吊卸运输工作,2007年12月15日中午,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100米左右)大家发现两只海豹躺在冰面晒太阳。受好奇心的驱使,几位队员赶紧结伴去和海豹拍照。100米的路程可不好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