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833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428篇
地质学   1416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郑州地区浅部正常固结特征土(粉土)地层较厚,成层相对稳定,承载力相对较高,浅表层黄河冲积软土层承载力较低,大多不能满足多层建(构)筑物负荷要求,因此地基处理时常选取特征土层为主要持力层.结合奥兰花园项目多种原位测试成果,采用颗粒流模拟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贴合特征土实际情况,建立特征土静三轴破坏方程,有针对性进行...  相似文献   
922.
北半球冬季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及其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花  聂绩  谭本馗 《气象学报》2009,67(2):210-217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对流层上层300 hPa面上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以及风暴轴的能量平衡特征.研究表明,由于El Nino年北太平洋的哈德莱环流增强,导致北太平洋西风急流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进而引起了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增强并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而La Nina年事件期间情形正好相反.在北大西洋,El Nino年其西风急流中心最大值有所减小,但整个西风急流区域有所扩大并向西和向赤道伸展,相应北大西洋风暴轴强度在El Nino年也有所减弱并向西和向赤道方向伸展;La Nina事件的情形正好相反.能量分析表明,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位于风暴轴及其上游区域.在El Nino年,北太平洋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下游伸展,而北大西洋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西伸展,这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和北大西洋风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行星尺度扰动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比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小,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更小.研究还表明,能量正压转换的正中心化于风暴轴的上游,负中心位于风暴轴区域.相对于La Nina年,El Nino年北太平洋东部的正压转换负值中心偏北,北美的正值中心位置偏南,而北大西洋的负值中心强度减弱范围变小.这些变化与从La Nina年剑El Nino年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是一致的.在能量的正压转换过程中,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大于行星尺度扰动,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的贡献更小.  相似文献   
923.
西伯利亚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可能维持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阳  朱伟军  李天宇  王森  李欣 《气象科学》2017,37(5):587-597
基于1959—2014年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首先研究了西伯利亚风暴轴各季节的气候平均特征,然后以冬季为例,利用能量诊断方程,从能量学的角度对其的可能维持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上述分析过程中与北半球两大洋风暴轴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风暴轴一年四季都独立存在,虽强度要比两大洋风暴轴的强度弱很多且位置偏北,但可以定义为一个弱风暴轴。(2)比较来看,西伯利亚风暴轴强度的季节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季节变化类似。与两大洋风暴轴位于急流东北侧不同,冬季西伯利亚风暴轴位于东亚温带急流的西侧。(3)进一步的能量分析结果表明,与两大洋风暴轴一样,斜压不稳定的能量转换(Ke4)也是西伯利亚风暴轴区域天气尺度扰动动能的主要来源;而扰动非地转位势通量散度项(Ke3)和时间平均气流对扰动动能的平流输送项(Ke1)也是风暴轴下游发展所需的扰动动能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24.
北半球风暴轴的时间演变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500hPa位势高度场逐日资料进行带通滤波分析,从而确定了风暴轴各月平均的强度和位置,分析了风暴轴和同一层次急流的时间演变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和大西洋风暴轴的强度和摆动都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即夏季强度最弱,位置偏北;冬季强度最强,位置偏南。在大多数情况下,风暴轴位于急流极大值下游向极地一侧。还发现,急流核和风暴轴都存在断裂现象,在太平洋上,风暴轴还出现双中心现象。  相似文献   
925.
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讨论了冬季鄂霍次克海及其邻近海区海冰异常与同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联系.结果发现:冬季鄂霍次克海西南部海区海冰面积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共同作用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在西北-东南方向的伸缩及强度的年际变化有重要影响;鄂霍次克海东北部及舍列霍夫海海区海冰面积异常与海温异常的共同作用主要影响风暴轴的南北位移和强弱.  相似文献   
926.
胡增臻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7,21(5):513-522
通过诊断分析指出,80年代菲律宾周围的对流活动2~4年周期振荡比较明显;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有线性增强、偏北、偏东的趋势,2~4年周期振荡也比较明显;在2~4年时间尺度上,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的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当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时,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偏强(弱)、偏东(西)、偏北(南)。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产生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是,当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时,在东亚-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产生一个距平波列(ANA),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正(负)距平及其北侧的负(正)距平,使气压梯度增大(减小),北太平洋急流和风暴轴中心强度增强(减弱)、北抬(南退)、东伸(西退)。  相似文献   
927.
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东闯特大型金矿床的重点研究,综合前人资料,对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成矿流体由地幔流体交代演化而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壳,成矿时代为晚燕山期,不同形式的拆离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其成因类型为幔源中高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对原状土作多试样加荷与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试验),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凝聚力c及内摩擦角的值,做F检验。结果表明:只要方法得当,两种测试方法得到的c、φ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29.
试用钦州市 4月份降水量与前期 5 0 0 HPA各月平均高度场作相关分析 ,选择一批优势相关区 ,并用历年各优势相关区内相关系数 r绝对值大于等于 0 .4 ,且点数为 3点以上并连在一起的所有格点的平均值与预报年的相应区域内格点平均值作相相似离度计算 ,预报 4月雨量。并将 1996~ 2 0 0 1年作为试报年 ,结果 6年报对 5年 ,准确率为 83%。  相似文献   
930.
冬季北半球极涡强度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资料,采用相关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分析了北半球极涡强度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发现,北半球极涡与北太平洋风暴轴之间有同步的强弱变化特征,在北半球极涡强度的高(低)值年,一般对应着风暴轴强度的增强(减弱),风暴轴区域扰动动能的加大(减弱),天气尺度涡动向极和向上的热量以及西风动量输送的显著增强(减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极涡的异常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欧亚大陆及其下游北太平洋上空的高度场,进而改变东亚西风急流的强度以及风暴轴上游的斜压性,从而对风暴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