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2815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772篇
地质学   7410篇
海洋学   326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504篇
自然地理   33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7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岩石圈拆沉的地壳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北部陆缘在中生代晚期曾形成宏伟的华夏陆缘造山带。火成岩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证据显示,该造山带不仅具有巨厚(50~60 km)的陆壳,而且还有巨厚(160~180 km)的岩石圈根,在地势上曾出现过高3 500~4 000 m 的华夏山系。陆缘裂陷盆地的形成发育历史、地壳-岩石圈深部结构、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计算均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从晚白垩世以来发生的张裂作用起始于华夏陆缘造山带的拉伸塌陷,岩石圈拆沉是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的重要的引发机制。因此,南海北部陆缘张裂既不同于弧后扩张,也不受控于大西洋式的海底扩张,而是该区大陆构造演化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33.
34.
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Nd同位素变异特征为依据,确定鲁苏榴辉岩为多成因、多来源和多阶段,指出主要是在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挤入的上地幔碎片以及不同原岩类型的壳内高压变质岩碎块。燕山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使得某些榴辉岩的同位素体系再平衡。  相似文献   
35.
水槽造流系统水力计算与泵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一种完整的用于试验水槽造流系统的水力计算和泵机选择方法 ,可用于其他类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36.
介绍一种宽式波浪槽,槽中设有一组吸收式造波机,它能吸收反射波。  相似文献   
37.
38.
台湾的弧陆碰撞研究及其地层沉积构造研究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的研究历史沿革与代表性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将1977年颜沧波有关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研究的观点与30年后黄奇瑜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性介绍;同时介绍了反映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的地层沉积构造综合研究年表。  相似文献   
39.
40.
板块碰撞时会聚边缘的地质状况AsahikoTaira在现代地球上,大地构造板块多会聚于深海海沟或碰撞槽内(参见1992冬季/93Oceanus中有关岛弧、深海沟和弧后盆地的讨论),海洋钻探已提供了有关板块碰撞过程方面的主要信息,包括从俯冲板块到仰冲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