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47篇 |
免费 | 552篇 |
国内免费 | 2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45篇 |
大气科学 | 287篇 |
地球物理 | 208篇 |
地质学 | 1089篇 |
海洋学 | 194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670篇 |
自然地理 | 8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96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263篇 |
2014年 | 344篇 |
2013年 | 320篇 |
2012年 | 376篇 |
2011年 | 374篇 |
2010年 | 338篇 |
2009年 | 380篇 |
2008年 | 490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354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433篇 |
2003年 | 471篇 |
2002年 | 432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91篇 |
1999年 | 269篇 |
1998年 | 254篇 |
1997年 | 208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对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分析,根据资源信息系统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展开讨论,针对现有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常用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通用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2.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卫星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介绍了对卫星影像进行DOM(数字正射影像)制作、河涌排放口定位、污水等级监督分类及变化监测等在城市污水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4.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是进行区域滑坡风险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滑坡演变机制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基于独立分析各因素对滑坡影响的“白箱”型评价模式具有一定风险性,同时这类评价方法要求对滑坡演变和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进行非常细致的监测和调查.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插值理论的“黑箱”型评价方法.在利用该方法对历史滑坡点的规模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法获取研究区的滑坡危险性区划,并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验证了运用该方法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5.
参数化线状符号设计思想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朋根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22(3):282-287
提出了组合式绘制线符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数化线状符号设计思想,并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予以组织,实现。 相似文献
146.
147.
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GIS学科的工具性、工程性及横断性等特征促使GIS的应用格局以及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该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GIS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GIS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特征:1)融厚实的数理、空间知识基础与精湛的GIS专业知识于一体;2)融扎实的GIS基本技能与迫切的GIS求知、创新欲望于一体;3)融GIS研究、技术开发本领与GIS项目管理能力于一体。同时,GIS专业人才应掌握与之相对应的、立体的知识结构,即以数理基础和空间基础为宽度,以应用背景与应用领域为广度,以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深度的知识结构。笔者还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型与GIS高、中级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基于遥感和GIS的黄土高原中阳县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定量评价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遥感和GIS,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山西中阳县土壤侵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阳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4.25t/(km2·a),属于中度侵蚀地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408.78×104 t.发生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29.95%,土壤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85.61%,这部分土地是土壤侵蚀防治的主要区域.黄土区发生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大,所占比例多,侵蚀程度严重.微度土壤侵蚀面积以有林地为主,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面积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和灌木林地,发生强烈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主要是疏林地、未利用地、灌木林地和农田,土地类型、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有着密切关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中阳县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基于1980~2010年拉萨-林芝铁路沿线17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2019年西藏统计年鉴和西藏自治区地理信息数据资料,运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处理技术,分析了孕灾环境脆弱性、灾害因子危害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了拉萨-林芝铁路沿线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研究模型,完成了拉萨-林芝铁路沿线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拉萨-林芝铁路沿线闪电高发季节是夏季和早秋,占91.23%;暴雨高发季节是盛夏和秋季,占93.60%;暴雪主要发生在冬季,占87.06%;大风主要发生在春季,占74.59%。拉萨-林芝铁路沿线暴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林芝东南部和米林以东,大风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加查和朗县附近,闪电和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林芝市和山南市附近。 相似文献
150.
应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进行印度野牛生境定量分析--以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生物圈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印度野牛目前在中国仅发布于西双版纳地区可以视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的代表性物种。有关印度野牛生境信息的缺乏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修复的要求必须进行印度野牛生境的分析。文中综合利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建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去评价所调查的印度野牛生活动位置与一组生增变量之间的关系。GIS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提供空间信息,并执行逻辑斯辑期蒂模型预测印度野牛生培在该区的空间分布概率。结果表明,硝塘、居民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