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3篇
  免费   2038篇
  国内免费   2536篇
测绘学   1244篇
大气科学   1308篇
地球物理   1225篇
地质学   8583篇
海洋学   2214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1813篇
自然地理   3331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905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760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742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485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年夏季对珠江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了氮的各种化学形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河口中,无机氮含量很高,占总氮的85%;而硝酸氮占无机氮的95%,NO2^--N和NH4^ -N含量很低。在外海,则以有机氮为主,占总氮的80%。NH4^ -N和NO2^--N在伶仃洋河口中部出现最大值,在外海的值最小;其它形式的氮从伶仃洋内河口到外海,其浓度都逐渐降低。NO3^--N是各种形式氮中的主要因素,它与各形式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H4^ -N和NO2^--N与其它形式氮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而其余各种形式氮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涨潮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与小潮相比,大潮时伶仃洋河口中部表层氮的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942.
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择一典型区,实测地貌形态,取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潮坪分形特征.发现水动力环境的强弱决定着潮坪的形貌、沉积物粒度分维值的变化规律.水动力环境强的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高,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迅速降维;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小,且离散性大.相反,在另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低,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分维值无显著变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高,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到某个值时,两侧潮坪形貌分维值渐趋一致.在屏障两侧各沿一条与屏障大角度相交的测线取样,并各选择一点采取不同深度的样品做分析计算,发现在水动力条件弱的一侧,样品的粒度分维值表现为远离屏障逐步降维、随深度增加分维值增大的规律;相反一侧粒度分维值变化的规律性很不明显.讨论了水动力环境对潮坪分形特征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943.
渤海动力环境研究应关注的新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近几年关于渤海动力环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渤海盐度长期变化、年际尺度上变化的成因、过程;与此关联的渤海环流乃至黄海环流的变异及其过程;黄河入海的水、沙变化所引起发的渤海沉积物源汇的再调整等应是未来渤海动力环境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44.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的滩涂环境遥感应用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长江口海岸带地区为示范区,探讨了我国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的滩涂及水体图像特征。结合地面现场观测和图像处理结果,评价了其在滩涂环境遥感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45.
为了解獐岛和大鹿岛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潮流动力的关系,促进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文章通过样品采集和分析计算,研究相关海域悬沙浓度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潮流场分布特征、悬沙浓度与潮流的动力关系以及全潮单宽输沙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小潮期的悬沙浓度均存在较明显的水平梯度,同一层水体大潮期的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期;悬沙浓度呈近岸较高、向海逐渐降低的分布状态;悬沙浓度与海水涨落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垂直分布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变大,垂直梯度近岸海域较大、远岸海域较小;涨潮流的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潮流运动形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主流向大致呈NNE-SSW走向;远岸站位各层潮流流速的平均值略大于近岸站位,同一站位的潮流流速随水深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潮流变化使悬沙浓度出现周期性变化,悬沙浓度峰值出现在流速峰值后,且在落潮期更大;全潮单宽输沙量在大潮期和小潮期分别为151.7~1 017.9kg/d和146.3~931.9kg/d,净输沙方向均为西南向,即落潮方向。  相似文献   
946.
文章以2004—2015年15个造船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了中国海洋船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果发现,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是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而从短期波动看,海洋船舶业TFP的增长易受到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同时,不同地域海洋船舶业TFP的增长动力也会有所不同,东部地区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中西部地区海洋船舶业TFP的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综合影响。基于以上计算结果,从产业环境的视角分析中国海洋船舶业TFP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的经济形势、国际市场需求、科技发展投入对本国海洋船舶业TFP有积极影响,社会固定投资量的增加对中国海洋船舶业TFP产生负向的影响。并提出适当减少船舱生产的固定设施投入,并将减少的固定资产投入转向研发投入;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为海洋船舶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从税收上给予具备高技术水平的船企以优惠等建议。  相似文献   
947.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前三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文章根据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2个航次的监测数据,对该保护区海水的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等监测项目进行连续分析,并运用营养指数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对该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前三岛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且2016年8月优于2015年8月。  相似文献   
948.
文章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通过分析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海上油田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性,提出了海上油田全生命周期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思路。同时结合海上油田的项目特点,探讨了现阶段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在功能区划、管控要求和监测预警中可能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和不断变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用海类型及其管控要求、差异化政策措施和动态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9.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海洋食物链的主要环节。为科学保护和评价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6年春、秋季宁德市东部海域的相关调查结果,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以及去趋势对应分析法和冗余分析法,分析浮游动物群落及其与温度、pH值、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和化学需氧量6个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春、秋季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12类67种,季节和站位差异不大,均以水母类、桡足类和浮游幼虫为主;共出现优势种18种,春、秋季分别以桡足类和水母类为主,相同优势种仅有2种;3种指数分布无明显季节差异,但秋季指数总体较高;春、秋季浮游动物种类分别与各水环境因子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其中温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种类的最主要水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50.
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水产业的整体发展,文章基于水产养殖和捕捞的耦合机制,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二者的发展水平和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经济、生态和社会角度,水产养殖和捕捞具有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的计算,2007-2016年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协调等级从极度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二者协同效应增强;水产养殖和捕捞的关系是动态的,须把握"度",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