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88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占据陆地大片区域,主体位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新疆及青藏高原。半干旱区处于季风和非季风的边缘,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探究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对作物生产和碳储存的影响机制及固碳潜力,对提高区域作物生产水平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区位于中国宁夏南部典型半干旱区,基于2017—2019年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对土壤有机碳以及氮磷的响应,运用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取样的方法,开展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及碳氮比(C/N)对玉米生产水平及有机碳储存的影响研究,分析农田SOC的合理贮存范围。结果表明:(1)SOC、STN、STP含量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一定阈值内SOC、STN、STP含量及土壤C/N对玉米产量表现出积极的正效应,而当SOC、STN、STP以及C/N分别超出10.00 g·kg-1、1.00 g·kg-1、0.85 g·kg-1、8.50的阈值后,玉米产量的增长出现减缓,甚至下降趋势;(2)研究区域SOC含量从3.00 g·kg-1增加至13.00 g·kg-1的阈值,对籽粒有机碳、蛋白质、淀粉、粗脂肪、可溶性糖等含量的提升呈现积极的正效应,分别增长43.47%、77.13%、52.16%、56.92%、116.71%,均呈先快速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缓趋势。而SOC对籽粒全氮和全磷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STN、STP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弱;(3)研究区作物耕层SOC、STN、STP含量与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SOC、STN、STP含量过高,作物固碳潜力基本保持稳定。研究结果较好反映了研究时间段内SOC、STN、STP含量与作物生产水平及提高SOC储存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宁夏南部半干旱区,农田SOC、STN、STP、C/N的合理阈值分别为10.00—12.00 g·kg-1、0.80—1.10 g·kg-1、0.70—0.85 g·kg-1、8.00—9.00。  相似文献   
992.
杨春蕙  刘琦  王迎宾 《海洋与湖沼》2022,53(5):1219-1224
当渔业资源出现衰退时,加强资源增殖放流以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对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增殖放流的实施会对基于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基于2001~2015年间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渔业数据,采用增殖剩余产量模型,对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及取得MSY时所需捕捞努力量(EMSY)和原存生物量(BMSY)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年增殖放流量约在3×106~95×106尾之间时,三疣梭子蟹年产量逐渐增加, MSY在14.2×104 t和14.6×104 t之间, EMSY基本在15×104吨位左右。增殖放流量增加,其对应的MSY也越高,能承受的EMSY也越高(从15×104~15.4×104吨位之间),相反BMSY则减小(从188.4×104 t降至186.6×104 t)。与传统的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相比,增殖剩余产量模型由于考虑了增殖放流生物量的因素,得到了MSY和EMSY有所增加,而BMSY有所下降的结论。研究结果有望为该研究海域三疣梭子蟹可持续地捕捞、放流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畜兽冲突)是人兽冲突在草原放牧业中的具体体现,其涉及面广,对牧民生计影响明显。畜兽冲突强度研究对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地面调查与模型模拟,考虑草地牧草产量、家畜存栏量和食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提出了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冲突强度量化方法,评价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玛多县牧草地畜兽争草强度。结果表明:(1)据2022年样线调查和随机森林模型估计,玛多县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密度分别为0.2157头/km2、0.1655只/km2,种群数量分别为5307头、4073只,折合23264羊单位(SU),2018年末各类家畜存栏量34.2万SU,畜兽争草相对强度为1/14.7。(2)玛多县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18.7 g/m2、88.3 g/m2,可承载密度分别为0.2710 SU/hm2、0.1532 SU/hm2,理论承载力52.85万SU。家畜承载率、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家畜+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分别为64.7%、4.4%和69.1%。(3)国家公园内的乡镇,草地承载力盈余,家畜承载率低、野生动物承载率高,但畜兽争草相对强度较大,建议完善移民搬迁、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国家公园外的乡镇,草地超载严重,家畜承载率高,畜兽争草强度不高,建议减畜增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供应一路吃紧,煤炭价格一路飙升,煤炭工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95.
高产水稻理想株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6个水稻品种21个株型柱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21个株型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剑叶厚>倒二叶厚>剑叶宽>倒二叶宽>倒二叶鞘长>剑叶鞘长>倒二叶统长>倒三叶宽>倒三叶厚。倒三叶鞘长>剑叶长>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剑叶弦长>倒三叶弦长>倒三叶基夹角>倒三叶叶开角>剑叶叶开角>剑叶基夹角>倒二叶基夹角>倒二叶叶开角。  相似文献   
996.
《地理教学》1997,(1):46-46,26
  相似文献   
997.
《地理教学》1998,(4):45-46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营养状况的普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N、提高土壤pH值可显著提高茎长,茎长的提高可促进单茎重、工业蔗产量、含糖量极显著提高。增K、Mg可显著提高有效茎,有效茎的提高可促进工业蔗产量显著提高,却导致锤度显著下降。偏施Mg会导致锤度极显著下降。因而采取的措施为增N、K,合理配施镁含量低的石灰和P肥,以促进茎长、单茎重、有效茎的提高,从而提高产量;控施Mg肥,达到提高糖分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董凤娟 《地质与勘探》2023,59(3):657-663
随着致密气田的深入开发,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制约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以苏里格气田某区块30口气井为研究对象,引入产量贡献率作为动态分类指标,运用气井产量贡献率累计分布曲线的类分割点将气井划分为4类。以纵向合采砂体数、有效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气饱和度等参数作为静态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理想点法,对气井进行静态分类。基于动态和静态分类结果,引入自相关距离判断异常值点,进行低产低效气井优选。研究表明,Ⅰ、Ⅱ、Ⅲ、Ⅳ类气井的储层质量依次变差,累计产量依次减小;4口气井为低产低效井,优选结果符合生产实际。该研究成果可为气田进一步挖潜的选井、选层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变暖导致多年冻土退化,加快热融湖塘的形成和扩张,进而增加多年冻土区的碳释放。热融湖塘沉积物理化特征与甲烷产量有着重要关系,而这一关系的明确有助于揭示青藏高原热融湖塘甲烷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中东部8个热融湖塘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温度(5℃、10℃和15℃)下两种主要植被类型区热融湖塘甲烷产量及其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周期内(50天),甲烷产量最大值出现在10℃培养条件下高寒沼泽草甸区的MD-3样品,产量高达167.63μg·g-1沉积物;最小值出现在15℃培养下高寒沼泽草甸区的AD-2样品,产量为0.01μg·g-1沉积物。从理化性质与甲烷产量的关系来看,热融湖塘深度和氨氮含量都与甲烷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pH值(7.08~8.40)与甲烷产量显著负相关(P<0.05),如玛多地区氨氮高、pH低,其热融湖塘沉积物的甲烷产量远大于安多地区。另外,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61.11%的甲烷产量有促进作用,对18.06%的甲烷产量有抑制影响,说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