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5篇
  免费   1174篇
  国内免费   948篇
测绘学   6240篇
大气科学   686篇
地球物理   1158篇
地质学   3354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1018篇
自然地理   64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9篇
  196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本对斜交型扰动不稳定谱点的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该谱点分布的半圆定理一该谱点分布在复一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0为半径的上半平面上,同时还对该不稳定增长率的上界作了估计。发现水平永度越小,模式顶越高则该估计值越大;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和纬度的增高对该增长率的增大有正贡献;当层结稳定度减小时,最大增长率随相对最大增长率得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2.
乐平统底界定义和点位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源 《地质论评》2002,48(3):234-241
有关乐平统底界定义和点位的争论涉及到有关建立界线层型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作者确信,乐平统的底界不可能建立在小间断上或层序界面上;不能被证实的点断成种事件也不能用来建立界线层型;定义种在连续演化谱系中首现的点位是确定的不是任意的;必须考虑定义种的首现时期的居群特征,不能用定义种晚期的居群特征来确定GSSP的点位;定义种的定义不能任意改动,要保持分类的稳定。不能过高估计或只认为齿脊特征是区别晚二叠世舟刺分子的唯一标准。梅仕龙有关C. postbitteri和C. dukouensis两个种区别特征的争辩是无用的,因为本文作者所使用的区别这两个种的标准正是梅仕龙等(Mei et al, 1994)所提出的。现在没有必要为维护自己的界线定义或点位而修改有关种的定义。原来有关这两个种的定义和区别特征是科学的。本文作者鉴定的C. dukouensis (Wang, 2000a, p1. 2, figs. 1~8)是正确的,符合原来的定义。乐平统底界定义应当是严格的科学的。金玉玕等(Jin et al, 1994, 1998)从来没有提到更谈不上“反复讨论”了C. doukouensis的“首现”(梅仕龙,本期)。虽然提到(C. postbitteri的首现,但由于C. postbitteri的先驱种不清,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乐平统底界的科学而严格的定义应是:在Clarkikina postbitteri—C. duk  相似文献   
83.
因子计量图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型因子分析中,因子计量从所有原始变量中将某一特定因子的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可被用来解释某一特定地质作用形成的样品在不同空间的分布等问题,由已知典型地质体的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指标计算出来的因子计量系数矩阵作为模型,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未知地质体的因子计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每次加入新样品或舍去部分样品时所有因子计量图都需要重新做的繁重的工作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图的地球化学意义明确,使我们能够用已知的典型地质现象去预测未知地质观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按基准面旋回原理,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C2b)、太原组(P1t)、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s)划分为3个超长期、8个长期、19个中期和62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级别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沉积演化序列;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层序的地层格架;并讨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86.
9 数字地震图的反演和仿真滤波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滤波器问题,也就是已知系统特性时,对任意输入信号系统的输出.下面,将讨论仿真问题,即将数字记录转变为其他不同地震仪的记录.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能使我们用已经习惯的观测系统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地震纪录.仿真主要针对一些标准的仪器类型进行.由于仪器的类型不止一种,所以在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时必须考虑仪器的类型.例如,许多地震学家认为,对于高频的近震体波,短周期仪器(A类)的记录最易于分析;长周期的体波和远震的面波,长周期仪器(B类)的记录最易于分析;而区域范围内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则中等周期仪器(C类)的记录最合适.另外,伍德-安德森地震仪在确定近震震级方面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7.
利用MAC/SINE试验期间Chaff火箭在67~96 km高度范围测量的25 m高分辨率经向和纬向速度数据, 研究经向和纬向速度扰动谱特性. 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垂直波数谱在波数k = 0.001 m-1附近有一分岔点. 在小于这个分岔点的波数区, 经向速度谱和纬向速度谱有接近相同的谱斜率、谱振幅和特征垂直波长, 并且与线性饱和谱模式相当一致. 然而, 在大于这个分岔点的波数区, 经向和纬向速度扰动谱不但谱斜率和谱振幅不一样, 而且它们的谱结构也不相同. 这些差异提供了平均意义上速度扰动场在大波数区各向异性的观测证据.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分析稀疏震中分布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此方法主要是用于评价地震震中分布的线性特征是否显著,从而进一步识别地震断层。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数据集和旧金山湾地震数据的试验表明,其识别能力还是较好的。如果把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数据,必须结合地质信息,以此消除人为影响。本文应用该方法分析了西诺曼底地区的震中分布,并由稀疏震中追踪主要的构造方向。  相似文献   
89.
在今后几十年 ,地震对加州造成的财产损失估计每年为 3 9亿美元 ,因此地震学家们把目标放在最危险的地区。他们的工作之一是教育公众 ,使他们了解 ,为什么建筑物下的地质状况会使建筑物在消耗地震波或经受住地震波方面存在差别。加州资源保护部矿物和地质处曾于 2 0 0 0年9月公布了对未来地震损失的预测结果。最近 ,他们又系统地绘出了加州 60平方英里 ( 1英里 =1 .60 9千米——译注 )的剖面图。该剖面图显示了构成威胁的滑坡区域和水饱和沙土。众所周知 ,当地震发生时 ,这种软土会发生液化。该地震灾害图覆盖 1 2 0多个城市 ,其中包括橙县…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场模型的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振昌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Z1):189-196
系统回顾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场模型的发展过程.我国每10a(1950-2000年)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三分量地磁测量(磁偏角、磁倾角、水平强度或总强度),并出版相应年代的中国地磁图.还出版了1965.0年青藏高原地磁图、1980.0年青海省地磁图以及1990.0年中国海域地磁偏角图.地磁场模型包括多项式模型、矩谐模型、冠谐模型和曲面样条函数模型.根据相同的地磁资料,分别计算1950-2000年中国地磁场的多项式模型和冠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