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7篇 |
免费 | 334篇 |
国内免费 | 5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5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592篇 |
地质学 | 2076篇 |
海洋学 | 15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56篇 |
自然地理 | 1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3篇 |
1947年 | 3篇 |
1946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洪山火山机构是河北区调队1979年在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确定的。通过近年来的深入工作,在重点解剖重砂、化探异常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总结了岩石蚀变矿化特征及金、铜矿床矿体特征。对洪山火山机构金、铜矿床的含矿特点和成矿条件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92.
赣南白面石铀矿田成因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白面石铀矿田经上世纪60~80年代勘查,发现和探明了白面石、龙坑、双坑、马荠塘4个铀矿床和黄泥湖铀矿点,成为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该矿田产于EW向南岭铀成矿带东段的白面石沉积-火山盆地内。该盆地的基底为印支期白面石花岗岩体;盖层为中侏罗统菖蒲组。盖层的底部为第一层砂岩,其上由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与5层碎屑岩夹层组成。铀矿主要赋存在盖层底部的第一层砂岩中,其次是产在第一层玄武岩与第一层砂岩的接触带,有少量产在基底花岗岩顶部的风化壳中。关于该铀矿田的成因,有砂岩型沉积说、同生沉积后生富集说、成岩成矿热液叠加说、岩浆热液说,等等。为了厘定矿床成因类型,以确立今后的找矿方向,笔者对该矿田的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应用Minesight软件选择典型的白面石铀矿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并收集了最新的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研究表明,白面石铀矿田存在2次成矿(160~156 Ma和99~86 Ma),其主成矿作用与第一层玄武岩的覆盖,在空间上相伴(铀矿体主要赋存于第一层砂岩及其与玄武岩的接触带)、时间上相近(成矿时间为160~156 Ma,玄武岩成岩时间为173 Ma)、成生上相关(矿化具有明显的中-低温热液蚀变),为火山热盖成因类型,后期又有大量脉体活动,在岩脉两侧的砂岩层内又有热液型铀矿化叠加,从而形成了火山热盖及热液叠加的复成因矿床。该矿田的成矿条件是:富铀的基底,砂岩的沉积,洼沟的地形,岩浆的热盖,脉岩的入侵。 相似文献
93.
本文利用卫片资料和实际工作资料详细论述了漂阳戴埠古火山群的外形、构造、寄生火口等特征。用古生物资料证明了该古火山群形成的时间,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它是一个受早期东西向和北东、北西向构造控制的一套多中心、多旋回、多韵律、多塌陷的火山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94.
95.
图们江流域中更新世火山泥石流仅分布在残留的Ⅲ阶地上,碎屑物的粒级范围很广,具正粒序层理,分选差,是在冰川作用或冰雪融化作用下快速搬运、沉积形成的,具有浊积岩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6.
2018年12月底,在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发育地区部署的风险探井永探1井测试获得22.5万m3/d的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二叠系火山碎屑岩的重大勘探突破,展现了火山碎屑岩气藏的巨大勘探潜力。本文根据该钻井成果资料,应用分析化验数据,采用不同地区气-气对比方法,开展了成都—简阳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源-储接触关系解剖及气源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二叠系火山碎屑岩气藏天然气成因进行了鉴别,对天然气来源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永探1井火山岩气藏天然气均为典型的干气,干燥系数达0.997,CH4质量分数高,平均为99.03%,C2H6质量分数低,平均为0.35%,C3H8几乎没有,不含H2S;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值均较轻,甲烷碳同位素平均值为-32.17‰,乙烷碳同位素平均值为-34.27‰,且岩心及镜下可见大量残余沥青,天然气成因鉴别分析表明永探1井火山岩气藏天然气为原油二次裂解气;通过源-储接触关系解剖以及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对比分析,表明永探1井火山碎屑岩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内发育的巨厚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部分来源于中二叠统。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1998年5月-2001年12月期间对维苏威火山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多数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这个时间观测的累积时间变化。根据化学性质,把地下水样分成2组(1组和2组),分别说明了火山区南部和北部的水循环特征。与2组相比,1组的水样酸性和温度以及碱性都高于2组。水样中还有较高的CO2和CH4含量,这主要是深部向上部挥发的物质含量过高,加之延长了水-岩石的作用时间所致。时间序列说明整个含水层化学成分相当稳定。本项研究期间,地下水温度、pH值、重碳酸盐和溶解的CO2非常稳定.特别是深井(压力计水位高于100米)。较浅的水体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瞬时变化。本文还描述了1999年10月地震事件引起的水化学性质的重要变化,特别是位于火山北侧的Olivella泉。在这个位置,观测出水的pH和氧化还原势降低得很多,而溶解性CO2和3^He/4^He比值却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些化学性质和同位索成分的变化证明了地震期间,岩浆诱发的氦和二氧化碳进入含水层(该含水层补给Olivella泉)的假设。 相似文献
98.
宝昌火山盆地骆驼山地区781矿点位于燕辽构造岩浆活动带西段,是著名燕辽铀成矿带内新近勘查发现的重要矿化区之一。通过对矿区73个钻孔、地形、地层及剖面资料的综合研究,利用Surpac三维软件首次建立了781矿点铀矿化的可视化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了地形、地层、构造、矿体的空间变化特征。地层、构造及矿体三维模型联合研究表明,新识别出的Fa隐伏断裂是最直接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地层为重要含矿层和铀源层。掌握781矿点关键控矿因素,结合矿体空间赋存、分布规律等研究结果,利用Surpac软件在深部定位预测找矿靶区Ⅰ区和Ⅱ区,其具有较精确的空间三维坐标,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作为天然玻璃中的少见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拉曼光谱(LSR)及电子探针(EPMA)对该种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显微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点测折射率为1.47,相对密度约2.36,摩氏硬度6~7,具有明显的流动纹理结构并广泛分布有孔径1~2μm的微气孔及因岩浆冷凝收缩所致的纳米级龟裂纹状结构缝隙。样品主体为玻璃态,红色部分含有大量点状及直径约1μm,长度5~25μm的赤铁矿针状包体,黑色部分则含有大量同尺寸的点状及针状磁铁矿包体并使其具明显磁性。此外,样品中还含有约5%斜长石微晶,晶粒尺寸约50~300μm,An约为28.4,另含有极少量尺寸约100μm的锆石包裹体。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红色及黑色区域玻璃态基质w(SiO2)均在75%以上,为典型的黑曜岩类火山玻璃。其中红色区域玻璃基质的w(SiO2)平均值为75.517%,黑色区域为77.621%,此外红区在FeO、K2O及Na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