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8篇 |
免费 | 328篇 |
国内免费 | 3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4篇 |
大气科学 | 441篇 |
地球物理 | 136篇 |
地质学 | 604篇 |
海洋学 | 475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02篇 |
自然地理 | 10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骤发性干旱(简称骤旱)是一种突发性高且强度大的极端干旱现象,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长江流域骤旱频发,然而其骤旱时空演变格局及规律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GLEAM、GLDAS和ERA5-Land数据,以标准化蒸发胁迫比及其变化值作为识别指标,开展1982—2022年长江流域骤旱识别,全面分析长江流域骤旱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并鉴于2022年旱情的严重性和特殊性,重点分析该年长江流域骤旱事件。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长江流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和中下游的大型水库湖泊骤旱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2)在时间演变上,骤旱发生频率、平均持续时间和强度均在长江流域整体上呈现出非显著上升趋势,而有显著变化趋势的区域在2001年前后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反转现象;(3) 2022年夏季受极端高温热浪影响,长江流域遭遇大规模骤旱事件,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且骤旱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上游向下游传递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2.
珠江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磨刀门水道不同年份地形资料和多年枯季潮位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的河床采砂,引起磨刀门上游河段河床大幅下切,河道深泓平均加深0.59~2.25 m,河槽容积平均增加8.91×106~12.11×106m3,使该河段枯季潮差增大,进潮量增加,潮汐动力增强,导致咸水界向上游河段推移;口门围垦整治后,磨刀门口门区由众多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区变成人工导堤控制的一主一支两条水道,水域面积减少了80%,河槽容积减少了40%,深槽趋于顺直加深,使口门区的调淡作用消失,这是咸潮上溯的重要原因;根据多年水文频率分析,发生严重咸潮灾害时,西、北江枯季流量并非都是枯水流量,因此枯季上游来水量变化并不是近年来咸潮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演变与失稳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位于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的青草沙水库是上海市最大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开展该水库前沿河床稳定性和失稳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基于此,利用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2000年至2013年期间实测的高精度地形资料,分析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近期地貌变化特征,为水库库堤安全预警提供相关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冲淤变化在建库前后有明显差异,建库前总体表现为河槽冲刷、沙洲淤积,呈现准冲-淤振荡的性质;建库后变为幅度逐渐减弱的持续冲刷;沿河床河槽形态由U型向U型与V型河槽叠加的复式河槽转变。青草沙水库前沿沙体沿落潮主流方向下移,成形沙体呈先增长、再减少,最后趋于平衡的态势,隐形沙体大体呈减少趋势。青草沙水库库堤前沿近600 m位置是河床失稳的重点风险区域,尤其是水库库堤中上部河床处于不稳定状态,如前沿边坡所在河槽进一步逼近水库前沿,则河床面临进一步冲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6.
真实的TID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是非平稳和色散的,而且是统计非单一的.本文首先给出了描述这种真实扰动场的数学模型,进而导出了联系台阵探测可测量与扰动场传播参量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求解观测方程的时频分析方法.这一台阵探测数据分析的新方法,既能分离出非单一电离层扰动场中各种准单一扰动成分,又能获得准单一扰动成分传播参量随时间的演变和随频率的色散.分析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分辨率好,精度高,结果可靠,是适用于TID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台阵探测数据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管理调控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干旱区,由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普遍,水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于一个内陆河流域,究竟经济社会系统能用多少水?给河流生态系统应该留多少水?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走出贫困,摆脱水—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以新疆为例,阐述了社会水循环影响下的内陆河流水循环演变的格局、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地表水资源允许开发利用率的合理阈值,并在中国工程院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等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内陆河流实现"五五分账、三七调控"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调控管理模式,旨在为西北干旱区创新水资源管理并促进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生态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及水文监测、洪涝灾害预测、湿地土地规划时空演变模拟以及水利枢纽建设等不同行业相关业务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隔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的方法, 构建了铝全生命周期动态物质流分析框架, 自上而下的追踪了1949—2021年中国铝的流量、存量和供需情况。结果表明: 1)1949—2021年中国铝土矿铝物质累计流入量5.86亿t, 国内开采与进口各占一半左右。实际铝物质累计消费量3.74亿t。生命周期内铝损失严重, 铝物质损失量2.39亿t。2)2021年人均铝物质社会存量208.9 kg/人, 与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北美、日本基本一致。3)1990年以来中国再生铝产量快速增长, 累计0.77亿t, 以国内生产为主, 占比76.7%。随着含铝产品到达寿命及未来铝需求量的持续走高, 将迎来含铝产品的报废时代。建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 减少铝在各个环节的损失量; 合理布局再生铝产业, 提高再生铝的利用, 优化铝供应结构, 促进铝工业低碳转型, 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0.
近期学界涌现了很多利用兴趣点等新数据从供给端探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从需求端出发,基于移动智能设备位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深圳市购物中心地理围栏到访数据,旨在刻画海量消费者行为,分析各购物中心集聚区的客源网络竞争关系,透视高密度城市化区域与存量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零售景观。研究发现,深圳市核心区多个购物中心集聚区连绵成带,能级持续提升,辐射扩展到全市区域,突破了原来规划的多中心组团的结构;随着核心区就业人口向外疏散和郊区轨道交通建设的支撑,外围涌现了很多新兴的高等级消费热点集聚区;在远郊还存有相对独立、较低等级的购物中心集聚区;不同层次的网络化特征显示出城镇化在深圳市域范围内推进的节奏时差,也对下半场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均衡、同步与补短板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