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基于数值模拟的黄河下游不同情景溃堤洪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研究黄河下游地区的溃堤洪水特性,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黄河下游地区的DEM,1958、1982、1996年典型历史洪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模型初始输入,分4个模拟情景,依据黄河溃堤水流的特性,利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对黄河下游不同位置决口情景下的洪水演进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洪水在演进过程中都会侵夺沿途河流行洪,进入下游后洪水会顺河归槽;在同一河段,同一年型洪水北岸不同位置溃口情景所淹没的面积大于南岸对应位置的淹没面积;黄河两岸洪泛区地理位置的差异,使两岸的洪灾程度具有区域差异;水深且流速大的洪水淹没主流区面积相对较小,水浅且流速小的非主流区面积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2.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碛湖溃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碛湖溃决灾害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尤其突出,对冰碛湖溃决灾害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和2004-2008年间的ASTER影像等数据,应用直接判别方法和基于事件树模型,通过确定不同类型冰碛湖溃决模式发生的定性描述和概率转换关系,对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进行潜在危险性冰碛湖的识别和危险性冰碛湖溃决概率等级估算.结果显示,在2004-2008年间,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共有14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冰湖,其中溃决概率等级为"非常高"的44个、 "高"的47个、"中"的24个、"低"的24个、"非常低"的4个,溃决概率为"非常高"和"高"等级的91个潜在危险性冰碛湖亟需进一步进行溃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73.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小岗剑等堰寒湖的应急处置中都采用了开挖泄流槽这一措施,但出现了溃决流量超过了下游城镇防洪标准的危险情景.为控制堰塞湖排泄洪水超过下游区域的防护能力,排泄后期在泄流槽中加入人工结构体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在泄流槽排泄后期抛投不同型式的人工结构体进行流量调控,包括四面体实体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4种型式.通过抛投人工结构体与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的对比实验,发现:1.前者比后者溃决洪峰流量减小了26.6%~61.7%,说明人工结构体在控制溃决洪峰流量方面有显著效果;2.通过流量综合分析,提出人工结构式优选次序为: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3.从残留体高度上看,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的坝体残留高度为原始坝高的1/3,堰塞体后部基本上是冲刷到底,而抛投了人工结构体的坝体残留高度为原始坝高的1/2,说明人工结构体控制堰塞坝下切侵蚀方面有较显著的效果.且从制作工序、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三方面,探讨了四面体实体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的适用性,在施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4.
冰湖溃决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永波  唐川 《水科学进展》2009,20(3):448-452
受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冰川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冰湖溃决灾害已成为当前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能综合地对冰湖溃决进行科学的评价,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冰湖溃决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冰湖溃决评价方法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冰湖溃决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探讨,可为冰湖溃决评价的系统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等堰塞湖由于坝高、库大,处于高危以上状态.本文利用溃坝洪水经验公式成功反演分析了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控制断面的最大流量,并通过实测下游控制断面的最大流量反推出唐家山、苦竹坝下等堰塞湖溃坝最大流量.此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从卫星图像上认识西藏易贡滑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治华  吕杰堂 《遥感学报》2001,5(4):312-316
介绍易贡大滑坡发生的第4天至滑坡坝溃决前卫星遥感监测滑坡环境的状况,西藏易贡大滑坡发生后,收集了滑坡发生前后不同卫星的多个时相的数据,经数字图像处理及与地形图精确配准形成彩色正射图像,对这些卫星图像进行解译后认为易贡大滑坡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貌演变过程的一次大规模重力侵蚀活动,活动性质为高速碎屑流滑坡,碎屑流发生后堆积物整体基本稳定,但扎木弄沟后端伴随雪崩还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在41d内碎屑流覆盖面积在12.9-11.4至12.4-10.0km^2范围变化,滑坡堵江后4-41d,。易贡湖面积变化为19.9-43.6km^2,由于正处积雪融化季节,湖水上涨的速度很快,而坝体脆弱,预测随时有溃决的危险,2000-06-10,滑坡坝溃疡,与卫星遥感解译推测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7.
西藏喜马拉雅山区危险冰湖及其溃决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徐道明  冯清华 《地理学报》1989,44(3):343-352
喜马拉雅山区的冰湖溃决主要属终碛湖溃决。野外考察和编目研究的结果表明,终碛湖占各类高山冰湖总数的1/2和总水体的3/4。鉴别出34个危险终碛湖,其水体容量在10×10~6—30×10~6m~3之间,平均水深31m,实测最大水深在70m左右。危险终碛湖绝大多数形成于小冰期最后一次冰退阶段,由于其形态特征和现代冰川的直接影响而具有潜在的溃决危险;讨论了终碛湖溃决的特征,主要因素及其周期性。  相似文献   
78.
藏东南冰湖溃决泥石流灾害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冰湖溃决泥石流是高山冰湖溃决洪水引起的突发性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西藏冰湖溃决泥石流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波曲及朋曲流域等.冰湖溃决泥石流常形成灾害链对藏东南社会、经济危害严重.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对冰湖溃决和及其所形成的泥石流的影响,认为冰湖的溃决大部分是由于异常气候条件造成的,冷湿的气候有利于冰川的积累,当气候转为湿热和干热或气温突然升高0.6~1.2 ℃时最易引起冰湖溃决泥石流.通过对西藏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对未来50 a藏东南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探讨.一般来讲,气温升高,冰川融水的增加有个临界点,当过了临界点后其冰川融水将会减少,冰湖溃决可能性减少,冰湖溃决泥石流也将减少.也就是说,未来西藏东南部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将呈倒"U"字型.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突发性的降雨增多.  相似文献   
79.
川藏铁路某车站位于藏东南冻错曲沟谷内,处于泥石流集中暴发区。采用现场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对影响车站的泥石流群孕灾环境和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发育包括10条暴雨型泥石流与2条冰湖溃决泥石流在内的泥石流群为特征,地形地貌、水源动力和物源对泥石流群的发育起主要控制性作用。泥石流沟的流域形态完整系数集中在0.15~0.55之间,多为长条形与栎叶形,沟床的纵比降整体偏大,有利于泥石流的水源汇聚和发生。而泥石流流域内的沟道岸坡坡度多为20°~40°,相对有利于泥石流物源的补给。对该泥石流群中的12条泥石流沟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分析其运动特征和发展趋势,认为该泥石流群的堆积扇普遍比较明显且未修建防治工程,在极端暴雨条件下,再次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大。最后评价了单沟暴发及冻错曲两岸对冲暴发场景下泥石流群对线路的潜在工程影响并给出了防治对策,建议线路在穿越泥石流沟部位布设排导槽或停淤堤进行束流归流,并对桥墩做好迎水面防块石撞击措施。研究结果对川藏铁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山区交通干线的合理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岷江上游小海子坝溃决洪水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堆石坝溃决洪水,严重威胁下游的安全。在 计算岷江上游小海子坝不同溃决方式下的洪水演变规律基础上,对洪水灾害进行寂初步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