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3篇
  免费   2141篇
  国内免费   2936篇
测绘学   1680篇
大气科学   4971篇
地球物理   1289篇
地质学   3712篇
海洋学   1890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2780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836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61年   6篇
  1941年   5篇
  1937年   4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3):242-250
合成PbS和ZnS对Ag^+、Cu^2+、Cd^2+、Fe^2+、Mn^2+、Mg^2+、Sb^2+和Bi^3+等离子吸附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表明,其遵从Kelvin公式:在A类吸附,即抗衡离子交换型吸附中,温度上升,其吸附量升降由反应热决定,本实验中A类吸附多为上升型;而大部分B和C类吸附,即朗谬尔型及反朗谬尔型的吸附量则随温度上升呈指数下降。例外的仅有PbS对Bi^3+离子的吸附,其吸附量随  相似文献   
32.
辽宁省气象要素分季分县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T106资料建立辽宁省54个县站的天气要素分季预报方程,使用T213资料进行预报,并对降水及温度预报结果进行了评分和分析。预报结果表明,完全预报方法可用于日常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33.
34.
作者通过工作实践对房屋质量中的砌体裂缝和常见裂缝所产生的原因,危害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方面对防治裂缝的产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张涛 《气象》2004,30(12):86-89
9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四川、重庆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0421号热带风暴“海马”和第6号热带低压在我国登陆;黑龙江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旱情。月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稍偏高。  相似文献   
36.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37.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现今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地热流每增加4~5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l℃,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C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1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2~3℃,其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4~6℃。西北部的大地热流平均值已经低于维持地表生态系统延续所需大地热流的临界值(57mW/m^2),其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处于脆弱境地;东北部和南部的大地热流均大于57mW/m^2,自然生态系统均尚较稳健。东北部的沙漠化可能是风沙侵入的结果,其生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整个西北部作为一个整体看,72万年以前大地热流就已衰减到临界值以下,区域生态系统渐趋脆弱,开始整体上向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38.
潘慧勤  古洪凡  尹高飞 《测绘》2022,(6):257-259
光合作用是地球系统季节性碳、水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征是植物适应特定环境条件进化过程的结果。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植物生长的气候制约状态,然而温度约束及其变异性在光合活性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本文基于“最小因子法则”提出一种新的研究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温度限制变化的框架,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数据集和气候数据集,研究发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地区(87.09%)受温度限制越来越弱。本研究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中气候因素制约草地光合活性的复杂机制提供了一个简洁而现实的框架。  相似文献   
39.
加热温度是含蜡原油胶凝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油品实验基本物性数据,选取与实验原油实际分子结构较接近的蜡晶、胶质和沥青质分子模型构建含蜡原油体系,应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加热温度对含蜡原油胶凝过程微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蜡原油凝点温度可由密度—温度曲线和自扩散系数—温度曲线综合判断;加热温度降低时,含蜡原油体系分子链由直链转变为卷曲状态且在凝点时发生明显变化;蜡晶同种分子间的聚集是含蜡原油胶凝的主要影响因素。蜡晶分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存在峰值且集中,使凝点恶化的加热温度RDF峰值明显升高。该结果从分子间作用机理上为含蜡原油胶凝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植被覆盖地表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万侠  王娟  刘凯  钟凯文 《热带地理》2007,27(5):411-415,450
主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并对地物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和光学遥感获取土壤水分的局限。文中在分析植被对微波信号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基于主动微波遥感监测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原理和方法,指出利用,宋朝景“水-云模型”从总的极化雷达后向散射中去除植被影响后,能够改进后向散射系数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ENVISAT ASAR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获得的土壤含水量数据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作物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的估算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