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5篇
  免费   3133篇
  国内免费   4135篇
测绘学   1624篇
大气科学   6599篇
地球物理   2731篇
地质学   4828篇
海洋学   3360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1240篇
自然地理   309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73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851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926篇
  2009年   1048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67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85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697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8篇
  1941年   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沉积总体上表现为全新世CaCO3含量高、晚更新世CaCO3含量低的“大西洋型”碳酸盐演化特征,但冲绳海槽北段和中部的碳酸盐演化特征并不一致,海槽内西坡、槽底和东坡的不同部位其演化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特征密切相关,晚第四纪冲绳海槽碳酸盐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东中国海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东中国海环流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早期科学家们主要依赖于对温盐资料和少数测流资料的分析研究对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有了较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东中国海环流是由一个气旋式的“流涡”组成,东侧主要是北上的黑潮-对马暖流-黄海暖流及其延伸部分;西侧为南下的沿岸流系。黑潮对东中国海环流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除了某些局部区域外,上述海域主要流系的冬、夏季分布形式比较相似而无本质上的差异(胡敦欣等,1993)。但本文所研究海域正处于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冬、夏季盛行风向基本相反,过渡季节(春、秋季)风向多变,风力减弱;海洋热盐结构季节变化明显(如冬季混合强,而夏季层化明显等),这些因素都使得东中国海环流存在着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中国海环流的数值模拟工作逐步展开,并已成为研究环流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强有力工具。但由于数值模式本身以及计算方案的缺陷(如有些学者用固定的风场、温盐场对东中国海环流进行诊断模拟等)和观测资料的不足,数值模拟的结果难以得到验证,渤、黄、东海的环流研究中仍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争议,以待澄清。例如,台湾暖流的来源、流径;对马暖流的来源;夏季黄海暖流的流径以及黄海冷水团环流等均有不同的论述。对黄、东海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工作也较少,多用冬、夏典型月份的风场强迫积分至稳定态,给出冬、夏季环流,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三维环流模式很难在1个月内达到稳定态,尤其是夏季层化明显、风力减弱的情况下,非常定风场的影响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采用比较符合实际的计算方案,用年循环风场和海面热通量场为外强迫,对渤、黄、东海的环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对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根据1998年8月至10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定点26h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水体中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周日变化范围和平均值;分析了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磷酸盐和硅酸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磷负荷;初步评价了网箱水质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4.
由青岛海洋大学牵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参加并共同完成的“中国沿海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得重要成果。 该项成果是以青岛海洋大学陈宗镛教授为首的专家  相似文献   
85.
对渤、黄海14个主要海湾的原始验潮记录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54个假潮个例,着重分析了伴随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把可能引发假潮的天气形势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2%)引发假潮的天气个例都与锋面活动有关;所有个例中低层大气基本上都是弱静力稳定,且都具有较强的垂直风速切变。根据观测事实和稳定度理论分析认为,低层大气的弱静力稳定层结构以及由垂直风速切变引起的剪切不稳定性,是假潮气象学成因的一种必要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6.
LabVIEW设计中压力传感器的RBF神经网络温度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石油平台注水压力监测系统设计中 ,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 ,嵌入逼近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的RBF神经网络 ,以人工环境实验数据为样本进行训练 ,实现了压力传感器的智能网络温度补偿。结果显示 ,此方法能够在压力、温度变化较大的恶劣环境下 ,获得很高的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87.
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啸尘 《海洋科学》2003,27(10):79-80
探讨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22℃范围内。南美白对虾能够适应逐渐降温和逐渐升温,存活率分别达100%和97.92%。降温后。10℃充氧密封24h,对其生存无影响,存活率100%。此后逐渐升温至22℃,并在22-23℃中暂养3d,对虾存活率95%。  相似文献   
88.
李赶先  卢博 《台湾海峡》2001,20(3):308-313
本文在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1井珊瑚礁岩心声速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珊瑚礁岩心声速的垂向跃变特征和相应地层沉积相变及地层侵蚀间断面的关系,分析了珊瑚礁岩心相变造成其声速跃变的原因,阐明了海平面升降形式珊瑚礁地层侵蚀间断面和产生相变的具体过程, 明了珊瑚礁岩心声速垂向跃变与相应地层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该项研究在岛礁工程建设和礁灰岩区石油勘探声学测井以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古海洋学研究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9.
南海罗斯贝变形半径的地理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南海 1°× 1°网格的标准层季节平均温、盐度资料 ,在未引入Boussinesq近似条件下 ,采用改进的Thompson Haskell算法求解线性化斜压海洋水平大尺度波的垂直结构方程 (重力内波方程 ) ,从而得到了南海各网格点的第一斜压重力波相速度和相应的罗斯贝变形半径 ,并探讨其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以期有助于南海环流和中尺度涡旋以及有关海洋侧边界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0.
Argo-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全球海洋观测计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为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学界正在做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 ,即设计并部署一个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以便对海洋从季节到十年间的变化作前所未有的长期跟踪观测。这项计划的实施 ,将使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预测向前迈出一大步。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现场支柱就是 Argo剖面浮标网 ,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球海洋次表层数据库。Argo剖面浮标观测网将由 3 0 0 0个自动仪器组成 (图 1 ) ,每个浮标每隔 1 0天发送一组取自 2 0 0 0 m到海面的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 (图 2、3 )。在全球大洋内每隔大约 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 ,其数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