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788篇
测绘学   808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354篇
地质学   1582篇
海洋学   42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48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北京西北郊南口虎峪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发育完整,以一套混积岩系为特征。在南口虎峪剖面中,海侵体系域砂岩地层与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组成了较有规律的层序地层相序,可以作为混积岩系层序地层划分的典型代表。在大红峪组的海侵体系域砂岩中,交余波痕、微生物形成的砂质碎片和皱饰构造表明了席底的发育,特别是其中所发育的微生物砂质碎片不但代表了碎屑岩中的一种特殊的“内碎屑”,而且其特殊的形态和产出特点成为窥视前寒武纪砂岩中席底发育的一种典型标志,从而有益于今后对类似沉积构造的阐释与研究;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中的纹理化构造似乎也是一种席底构造,它与其中的叠层石生物丘一起代表了前寒武纪海底微生物孤军作战的特殊生境。对该剖面大红峪组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除了要关注叠层石之类的微生物沉积构造以外,碎屑岩中也存在微生物活动的若干证据印席底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由此说明正是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多样性才使其成为地球上无所不在及其无与伦比的巨大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2.
哈尔里克山位于天山造山带东北缘,是古亚洲洋板片俯冲、弧—陆(或弧—弧)增生拼贴造山作用的产物.出露于哈尔里克山南麓的中—高级变质带中发育有混合岩,其成因和时代尚无详细研究.文章对哈尔里克变质带中的混合岩进行了野外岩相—构造分析与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该混合岩与高级变质沉积岩紧密伴生,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3.
刘立杰 《地下水》2022,(6):104-105+14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基本解决了农村饮用水问题,但山地丘陵区饮水工程仍面临着已建工程运行维护难度大、旱节水源短缺等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辽西山地丘陵区绥中县供水工程现状,针对水锤压力、供水压差引起的水量分配不均以及水管破坏等问题,设计分级供水模式;针对干湿季分明的辽西山地丘陵区旱季缺水问题,设计提出“水窖蓄水+集中供水”的混合供水模式,为保障山区广大村民安全用水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切实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4.
娄霓 《高原地震》2007,19(2):45-46
当房屋按抗震设计规范施工并运用了层式滤波隔震垫时,地震对房屋结构的剪切破坏作用力可人为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住房有效防御地震灾害的目标就能达到。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首创的GEO+IGSO+MEO混合星座设计,本文研究了根据不同星座,采取不同约束条件和数据处理策略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北斗系统混合星座的分层约束精密定轨方案.该方案首先将北斗卫星分为非GEO(IGSO/MEO)和GEO两部分进行解算,利用GPS解算的公共参数对北斗IGSO/MEO精...  相似文献   
156.
辽宁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集计算辽宁省2001—2019年植被覆盖度,并结合MODIS土地覆盖产品和辽宁省61个气象观测站气温、降水资料,重点探讨辽宁省5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辽宁省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48,且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近19 a来,...  相似文献   
157.
大型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的形成机制是涉及多种控制因素的复杂地质过程,其中热液流体同海水的混合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洋钻探计划(ODP)资料表明在大西洋TAG区热液硫化物矿体内部,热液流体同经过改造的海水之间发生着广泛的混合作用,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底热液硫化物矿体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以TAG热液硫化物矿体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热液流体与经过不同程度改造的海水的混合过程,试图探讨海水与热液流体混合在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中的作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来自矿体深部的热液流体与经围岩加热的下渗海水的混合是造成TAG热液活动区硬石膏大量沉淀的重要原因;(2)在热液流体与海水的混合过程中,混合流体的化学性质和矿物沉淀情况在330~310℃上下发生了较大变化,330~310℃是一个特殊的温度区域;(3)利用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TAG热液活动区不同区块(TAG-1,TAG-2和TAG-5等)的流体混合作用和热液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8.
波浪场中污染物混合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区域的波浪引起的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存在不同于水流的情况特征.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混合系数,提出了确定混合系数的方法,给出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两种情况下混合系数经验公式,并与他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9.
在利用改进的POM模式的基础上,嵌套西北太平洋区域模式HAMSOM结果,建立1个日本海对马海峡海域斜压准预报模式.通过与已有的观测和研究进行对比,得到较为可信的模拟结果.以温度场和盐度场为参考,系统分析讨论该海域的环流结构及其季节变化.对于温度锋和盐度锋的位置,以及对马暖流的流核等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对马海峡作为日本海的上层水体主要输入区域,对马暖流携带的高温高盐水经过该区域时,在温盐等方面呈现出自南向北的递减变化趋势.对马暖流被对马岛分为东西两支,流核深度随季节变化,并且明显存在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60.
The Liangshui Natural Reserv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s collected the samples of forest litter (Tilia amurensis, Fraxinus mandshurica, Pinus koraiensis, Acer mono, Betula costata, and mixed litter), soil in humus horizon (0--5cm) and soil horizon (5-20cm), and soil macrofauna (Oligochaeta, Geophiloporpha and Juliformia) from 2001 to 2002. The role of soil macrofauna in the material cycle was analyz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macro-element contents among various parts of the subsystems and using enrichment index (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ynamic changes of various litters are very complicated. The contents of Fe in each kind of litter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 in the study period. The changes of macro-element contents are greater in the broad-leaf litter than in the coniferous litter, and the mixed litter is in the middle level, b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are not significant. The contents of Mg and Fe in humu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oil, but the contents of Ca in soil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humu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acro-element contents in soil and soil fauna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litter. The diplopod presented obvious enrichment of Ca and Mg (E1〉1), but i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enrich Fe. Earthworm has a stronger enrichment ability of Fe than diplopod and scolopendra, but E1〈1. Soil fauna can mak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material cycle of the sub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