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95篇 |
免费 | 1499篇 |
国内免费 | 17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9篇 |
大气科学 | 869篇 |
地球物理 | 2021篇 |
地质学 | 4313篇 |
海洋学 | 759篇 |
天文学 | 187篇 |
综合类 | 1116篇 |
自然地理 | 10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454篇 |
2022年 | 514篇 |
2021年 | 456篇 |
2020年 | 337篇 |
2019年 | 365篇 |
2018年 | 249篇 |
2017年 | 224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299篇 |
2014年 | 478篇 |
2013年 | 383篇 |
2012年 | 546篇 |
2011年 | 522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519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331篇 |
2005年 | 361篇 |
2004年 | 254篇 |
2003年 | 317篇 |
2002年 | 388篇 |
2001年 | 428篇 |
2000年 | 220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187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1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4年 | 5篇 |
1941年 | 5篇 |
193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唇软珊瑚胆甾烷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唇软珊瑚提取的新结构化合物-唇软珊瑚胆甾烷(24-亚甲基-3β、5α,6β,19-四羟基-5α-胆甾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介导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等炎症有显抑制作用。抗炎机制研究表明:唇软珊瑚胆甾烷能显抑制大鼠炎症中致炎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和组胺的生成。同时对炎症足中的丙二醛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外源性花生四烯酸可 相似文献
102.
某一个特定的水域是河是海?在珠江口不单是一个自然属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行政管辖问题.本文作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分析方法,从地理生态功能的自然基础、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础、行政权力确定的法理基础等几方面分析得出了形成河海联管机制的合理意义和客观趋势,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就建立这一机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设计以及进入操作的政策建议.对全国沿海的河口地区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涨落潮槽是河口区的重要地貌单元。只有枯季涨潮槽才能表现出涨潮优势。使用ADCP和ENDECO在枯季对长江口典型涨落潮槽进行一个潮周期的同步水文观测。利用本次观测资料和收集以前洪季水动力结果,比较分析了长江口涨落潮槽一个完整洪枯季大小潮水动力特征和输运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涨潮槽的水动力极为复杂。不仅存在洪枯季节的水文特征变化,而且存在着洪季大小潮和枯季大小潮的变化;(2)只有枯季大潮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涨潮优势。涨潮槽的单宽涨落潮量接近,而落潮槽的单宽涨潮量都小于单宽落潮量;(3)洪季大小潮涨潮槽的平均涨潮流速都大于落潮槽,平均落潮流速都小于落潮槽。枯季小潮的平均涨潮流速来说,涨潮槽大于落潮槽;而对于落潮流速来说,涨潮槽上部小于落潮槽,下部大于落潮槽;(4)涨潮槽的欧拉余流要小于落潮槽,涨潮动力减弱对涨潮槽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尽可能多的观测资料和WRF-3.4.1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2012年1月19日至28日发生在西南印度洋上空的1次强热带气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结构和发展机制。对该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强度及内部结构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分析表明,感热和凝结潜热贯串于热带气旋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感热对气旋发展的影响较弱,凝结潜热是气旋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CISK机制可解释该热带气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1):114-114
2016年1月28-29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院"海山成因、 相似文献
106.
根据2015年6月莱州湾西南部海域5个站位大小潮25 h海流连续同步观测及悬浮泥沙取样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通量机制分解法,研究了悬浮泥沙输运机制,并探讨了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莱州湾西南部海域悬浮泥沙浓度整体具有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由表层向底层逐渐增加的趋势;底层悬浮泥沙浓度在涨、落急时段出现峰值;潮周期内悬浮泥沙输运表现出不对称性,并且平流输运在悬浮泥沙输运中起到主导作用;水动力是影响悬浮泥沙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悬浮泥沙浓度与流速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浓度峰大多滞后流速峰1~2 h。 相似文献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