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南岛屯昌晨星地区变基性岩体变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海南岛屯昌晨星地区变基性岩体原岩可能包括辉长岩(粗粒的斜长角闪岩)、辉长-辉绿岩(中细粒和中粗粒的斜长角闪岩)和枕状熔岩(细粒或块状斜长角闪岩)。由于受多期变质和蚀变作用的影响,组成这些岩石的多数矿物如角闪石、斜长石和绿泥石等常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世代。角闪石环带矿物化学分析表明,从核到边,钛、铝、(钠 钾)含量增长,反映了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的进变质演化过程;相反,角闪石环带从核部到边部钛、铝和钾 钠含量降低,则暗示温度和压力同时降低而进入另一个退变质演化阶段。所获得的 Sm-Nd 全岩及角闪石的内部等时线年龄为128±12 Ma、Rb-Sr 全岩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1.8±6.2 Ma和344±11Ma。根据角闪石环带、矿物共生组合、微结构以及变质温压条件的半定量计算和同位素定年,屯昌晨星地区变基性岩体的变质作用可能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527~450 Ma)可能记录了与洋底变质作用有关的(亚)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条件,早期的阳起石、钙质角闪石及镁铁质角闪石残余核为该阶段的产物;第二阶段(~330~240 Ma)进变质作用达到高峰的P=~0.9 GPa、T=~700℃,显示了过渡的高角闪石相-麻粒岩相变质条件。广泛的剪切变形及韭闪质普通角闪石-韭闪石边是该阶段的产物;第三阶段(~130 Ma~90 Ma)显示一个绿片岩相变质条件(P=~0.1~0.3 GPa、7=~300~400℃),可能与区域/热接触变质有关。因而屯昌晨星地区变基性岩体的变质作用演化显示了一个逆时针 P-T-t 轨迹,最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大陆边缘裂解及洋壳化和随后的年轻洋壳消亡、陆(华南大陆)-陆(印支板块)碰撞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22.
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但我国土地征收实务中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被泛化了。这一现象的根源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法律对公共利益的规定不明确,而是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中缺乏一种非公益性土地征收的替代机制。本文认为,这种替代机制不能在土地征收制度内构建,而应该在制度外构建,集体土地一级市场的开放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建立集体土地非农业用途流转制度,完善现有土地征收制度,修改宪法及相关法律中不适当的规定,才能解决我国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从明代至今七里海渴湖的演化过程。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七里海湖面萎缩,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正走向消亡。分析了其变化原因,并提出几点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24.
边缘海构造旋回:南海演化的新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两个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古南海扩张前南海具有统一拼合基底"古南海陆块",古南海白垩纪末—始新世为扩张期,渐新世—第四纪为萎缩期,现今洋壳已基本消减殆尽。新南海古—始新世为陆内裂谷期,渐新世晚期—中中新世为洋壳扩张期,中中新世至今为萎缩期,表现为南北向扩张停滞,菲律宾岛弧向西仰冲,但处于萎缩期早期。上述两个旋回叠加控制了南海区域构造格局的形成。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了南海各大陆边缘及地块性质。北部大陆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南沙地块具有漂移性质;南部大陆边缘为多期叠加型活动大陆边缘,西部具有转换特征,东部为挤压岛架型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5.
Fullerenes (C60/C70), clays and rocks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P/T)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 of South China are explored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with column purific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 TOF MS). The study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fullerenes toward the P/T event boundary and their absence in clays and limestones beyond the boundary. In particular, the white clay, known as the event boundary, contains fullerenes of 0.33 ppb, while the red material, as the first lamina fill of goethite and gypsum on the base of the white clay, contains fullerenes of 1.23 ppb, and the last lamina of 2.50 ppb. Significantly, distinct enrichment of fullerenes is coincident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fossil records of marine species (94%) just at the base of the white clay,implying that geological fullerenes would be one of temporal remnants led by the P/T catastrophic event. This work strongly supports that fullerenes would be one of significant records of the P/T catastrophic event but their origin remains to be studied further.  相似文献   
26.
有利于赤潮消亡的水文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04年期间南海历次赤潮事件,以及这些赤潮事件结束前后对应的水文气象观测要素;结合学术界关于赤潮消退前后水文气象变化的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了南海赤潮消亡前后在气温、海温、气压、降雨、风向风速等方面的变化特征.研究显示:与有利于赤潮发生发展的水文气象变化相反的趋势是有利于赤潮消亡的环境条件;大部分赤潮事件在赤潮消亡前后有一种或多种水文气象要素出现明显的变化;赤潮持续时段天气系统的改变是赤潮消亡的有利环境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水温、气温过高或气压过低,同样可以抑制赤潮的维持或发展.  相似文献   
27.
空间数据"连续"表达是多尺度表达与变换的理想状态。针对多尺度表达与变换中地理要素的不同几何形态和生命期特点,建立了动静态结合的尺度变换模型。通过空间数据匹配技术,根据生命期不同,将空间数据分为匹配数据和消亡数据。对于匹配数据,通过综合算法生成关键比例尺插值数据,并预先静态存储;对于消亡数据,依据重要程度的顺序统计量,动态"选取、化简"生成插值尺度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以缓解传统尺度变换的跳跃感问题,变换效率高,可以快速、动态实现连续的尺度变换。  相似文献   
28.
庾晋  左弦  姚晓静 《地图》2005,(1):23-25
夜郎,战国秦汉时期这一确实的历史存在虽然早已消亡,但却成了2000多年来人们孜孜以求解答的历史之谜.人们知道古代有个夜郎国,多是从成语"夜郎自大"而来的.  相似文献   
29.
巴尔喀什-准噶尔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板块构造观点讨论了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研究区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和塔里木三大板块,以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为主体.该板块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微板块,东北为巴尔喀什.准噶尔微板块,以古生代洋盆为主体,古老陆壳残片少量;西南称科克切塔夫-伊塞克-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以古老的陆壳基底为主体,古生代洋盆次之.在此基础上对各微板块作了进一步划分,对各次级单元主要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0.
碳酸盐岩(台地)的消亡是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所发育的下中新统珠江组碳酸盐岩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最高层位,东沙台地珠江组碳酸盐岩的生长、繁盛和消亡过程提供了中国南海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个典型的受构造、海平面变化和物源共同控制的研究实例。依据采自钻井岩心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将珠江组的上界置于钙质超微化石带NN4与NN5的界线,即中、下中新统界线,下界置于浮游有孔虫N4的底部附近,即位于中新统与渐新统界线。有孔虫属为N4-N8带,钙质超微化石为NN2-NN4带,底界年龄为23.03Ma,顶界年龄为15.97Ma,地震反射上位于T40-T60之间。而其中碳酸盐岩地层最早于21Ma左右开始生长,最晚于16.5Ma被泥岩淹没。早期的东沙隆起北低南高,21Ma以后,东沙隆起沉降而丧失了向珠一凹陷提供物源的功能,沉降较快的东沙隆起北北部地区发育碳酸盐岩;初期为一套碳酸岩缓坡沉积,20Ma以后隆起整体被淹没,开始了大规模的碳酸盐岩建造,实现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向台地的转变,随沉降向南推移,隆起逐渐转变为北高南低,整个碳酸盐岩台地持续向东南方向退缩,台地沉积逐渐萎缩为局部礁滩复合体,北部古地貌的高部位残存零星点礁;16.5Ma以后,沉降中心向珠二凹陷迁移,北部、北西部碎屑物质持续向东沙隆起前积导致台地消亡。结合珠江组沉积时期的地质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早期碳酸盐岩的消亡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到最低位,引起区域上的物源供给加快,灰岩直接被北部沉积物退覆淹没所致;20±0.5Ma~18.3±0.5Ma的碳酸盐岩的消亡时间受制于沉降造成的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基底的火山作用及沉降中心的迁移等事件,最晚一期碳酸盐岩(流花地区碳酸盐岩)的消亡应该是构造反转后,北部物源对凹陷的持续填平补齐作用引起碳酸盐岩的生长环境变化所致。由此看,陆源碎屑的注入、沉降中心的迁移、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及原始古地貌形态是碳酸盐岩生长发育及消亡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