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5篇 |
免费 | 1202篇 |
国内免费 | 7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28篇 |
大气科学 | 1471篇 |
地球物理 | 549篇 |
地质学 | 776篇 |
海洋学 | 119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96篇 |
自然地理 | 5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204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17篇 |
2019年 | 238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193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282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210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88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66年 | 8篇 |
1965年 | 5篇 |
1961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1948年 | 8篇 |
1946年 | 8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推求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和海面动力地形资料,绘制了不相上下北太平洋海域局部大地水准面的精细结构图,对解决卫星测高技术中大地水准面积和海面地形的可分性问题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23.
地形与热源强迫下的南方涛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l Nino和La Nina位相时的海温异常和地形作为大气下垫面的异常强迫,引入IAP的两层原始方程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出了南方涛动的典型结构.当去掉地形后,仅仅由海温异常也能模拟出太平洋东西部的气压异常振荡,但太平洋东部振荡中心的位置并不与观测的一致.由此可见,观测到的南方涛动是在实际地形下对全球海温异常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4.
125.
不同尺度地形的SH波频率域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形是影响实际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计算已证明地形影响地震波的走时、能量、震相、波形等特征,同时地形也是产生尾波信号的重要原因.复杂且具有多尺度成分的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仅与地震信号的频率有关,与其自身尺度成分也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关系. 本文利用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计算了不同尺度地形SH波的频率响应,得到地形尺度与频率之间似共振的响应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更好地解释复杂地形对不同频率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方式,同时可以指导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在关注的频率范围内合理取舍构造尺度成分,达到以最小的计算量得到最大的计算效益. 相似文献
126.
127.
5.12汶川大地震龙门山地区发育地震高位滑坡,通常发生在10~11度的极震区,这种灾害难预测,发生速度快,容易造成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在龙池乡川主坪的实地调查,对典型地震抛射滑坡形成的抛射堆积体进行剖析,探究地震加速度受地形放大效应的影响效应及崩塌被抛射的运动程式。 相似文献
128.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碱化空间变异与微地形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松嫩平原西部具有典型微地形变化的苏打盐渍土小区为试验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区盐碱化指标土壤电导率(EC)、盐分含量(SC)、pH和SAR的空间变异特征,绘制了4种指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4种指标均具有强空间相关性。4种指标空间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四种指标与相对高程呈极显著相关,相对高程在40cm范围内,四种指标随着相对高程的增加,呈二次函数曲线增加趋势。该研究为苏打盐渍土区植被恢复和盐碱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地形和气候对中国山地森林带界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森林带界线对地形差异和气候变化敏感,是地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3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中国31个自然地带的气候指数,包括夏季温度变异指数(STVI)、冬季温度变异指数(WTVI)和干旱指数(DI),3个气候指数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STVI从南向北递减,WTVI以东部地区和南疆部分地区最高,DI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基于文献发表的中国28个典型山体的森林带界线数据,将其与山体基面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和地带性气候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体基面高度对森林带下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67%),山体相对高度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坡差异贡献最大(39.34%)。3个地带性气候指数的累积贡献对森林带上线南北差异、下线南北差异和带宽南北差异的影响差别不大,在51.4%~55.9%之间,其中STVI贡献最大,其次是WTVI和DI。通过定量揭示地形和气候要素对山地森林带界线差异的贡献,可以为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山地森林带界线评价和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