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篇
  免费   1305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测绘学   442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1958篇
地质学   1176篇
海洋学   1123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远震接收函数方法从远震P波波形中提取出台站下方主要速度间断面的信息,是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拟合转换波波形来约束间断面深度和横波速度。传统的接收函数线性反演方法强烈依赖于初始模型的选取,其反演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新的基于非线性的反演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另外,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以及S波接收函数方法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反演结果的非唯一性。接收函数方法在大陆区地壳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对于海区和岛礁区的研究却非常缺乏,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一些岛礁区的接收函数研究实例,介绍了西沙群岛琛航岛的天然地震观测及其结果,探讨了接收函数方法在岛礁区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2.
Velocity profiles and incipient motion of frazil particles under ice cov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for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frazil particles under ice cover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under different flow and boundary conditions.Measurements on flow velocities across the measuring cross-section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s have been conducted.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s under both ice-covered and open flow conditions,the impacts of solid boundary(such as ice cover and flume sidewal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velocity profiles have been discussed.The criteria for the inc...  相似文献   
923.
重新审核了地震学文献中的两条基本原理,即远场弹性位移与动态断层面上的滑动速度成正比,以及地震断层上的平面动态滑动与双力偶体力等效等两条基本原理。我们指出,如果断裂发生于具有一定厚度的断层上,并且向前扩展的裂纹端部附近存在强度弱化区的话,则在与其等效的体力中会有一个附加的单力偶项,且在远场位移中也会有一个与向前扩展的强度弱化区内的应力降随时间增加的变化率成正比的附加项。我们还指出,与单力偶等效的体力并不违背牛顿力学原理,因为单力偶转矩为断层区内的旋转所平衡;于是,裂纹便辐射出扭转波与旋转形变场。  相似文献   
924.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以东濮凹陷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精准的偏移速度场是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核心.常规的速度分析方法在大炮检距、地层界面倾斜或弯曲、盐下及深部多层介质等情况下精度不高,影响到地震成像效果与解释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一套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建立的新方法:初始偏移速度求取和双谱法高密度逐点速度分析,即通过合理的参数提取和速度计算,提高动校正精度,基本消除各向异性影响.把获得的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作为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基本参数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从而提高叠前偏移成像精度.通过在东濮凹陷BM和MC地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5.
李雯雯 《地球》2010,(1):32-35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式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斐济女代表拉维塔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的太平洋岛国时掩面痛哭。因为不仅仅是斐济,位于其北面的图瓦卢。这个被喻为世外桃源的岛国即将举国搬迁,将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下一个又将会是谁呢?也许是美丽的岛国马尔代夫,也许是……  相似文献   
926.
黄鹤  杨叔庸 《地球》2010,(2):40-43
在《南极条约》诞生50周年的时候,我们抵达南极。用心灵和肉体共同感受无国界的纯粹与浪漫。体验地球上最洁净的生态环境,观看最自然的动物。我们深知:这片土地原始如太初,对外界的入侵缺乏抵抗能力。我们了解这里的很多珍稀海洋物种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有些需多年才能繁衍一代,气温或水温升高哪怕一点点,它们就会因不适应而窒息死亡。我们懂得如果南极的环境遭到破坏。将会影响全球的气候是在对人类的打扰与破坏加以惩罚。  相似文献   
927.
温州珊溪水库地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利用浙江和福建区域地震台网和珊溪水库台网给出的P波走时资料,得到了珊溪水库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了珊溪水库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①震中总体呈现NW向分布,NW走向的双溪-焦溪垟断裂可能为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②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最大为9.5km,平均为5.4km,小于华南地震区10km的平均震源深度。③水库北、南两岸的地震较浅,震源深度均小于5km,水库淹没区地震较深。水库诱发地震之初的几年中震源深度有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这可能是由于库水逐渐往深部下渗,从而进一步诱发了更深处的地震所致。④研究区存在一个低P波速度异常区,低速区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多组断裂交汇部位,地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异常区内。这可能与水库蓄水后库水下渗有关。  相似文献   
928.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上海地震台阵下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上海地震台阵1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线性反演方法,对台阵下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地壳厚度和地壳速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Moho面深度约为33±2 km,Moho面深度基本不变,地幔顶部S波速度约4.4 km/s,地壳内没有发现明显的低速层。  相似文献   
929.
近场地震动下偏心结构的减震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用远场宽频地震Kanai-Tajimi模型与近场地震He-Agrawal速度脉冲模型,对现有的典型近场地震记录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拟合。通过调整脉冲分量与宽频分量的比值,得到了不同脉冲分量的地震波,分析了在合成近场地震波作用下,设置粘滞阻尼器时偏心结构的动力反应,并与未设置阻尼器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对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设计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0.
通常利用双尺度模型计算海面微波辐射的原则是, 先计算大波斜率密度函数对电磁扰动权函数的影响, 再引入海面毛细重力波谱的效应. 电磁扰动权函数与海面毛细重力波谱无关, 而且海浪长波谱和毛细重力波谱可以根据分界波数分开计算; 依据这一点, 推导并获得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海面微波辐射的新模型. 依据该模型, 海面微波辐射可以表示为电磁扰动权函数对海面曲率谱的积分, 其优点是电磁扰动权函数和海面曲率谱对亮温的作用可以进行分解研究. 基于该模型, 进一步讨论了利用多频全极化辐射计反演海面毛细重力波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