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8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测绘学   2369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916篇
海洋学   1906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种基于直线特征的影像外方位元素解算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点特征相比,影像上的线特征,特别是直线特征,具有识别相对容易、使用灵活等优点,因此对直线摄影测量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摄影测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依据空间直线在航空影像上的投影仍然是直线,并结合共线条件方程,通过线性化,推导了基于直线特征计算像片外方位元素的误差方程;并且给出了计算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线特征计算像...  相似文献   
992.
直接沿方向纠正核线影像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线几何是数字摄影测量研究与实际生产中常用且有效的约束条件.目前还没有直接在中心投影影像上纠正核线影像的完整算法.推导了中心投影影像上任意两条相邻核线之间的夹角模型,在此基础上绐出一种直接在中心投影影像上纠正核线影像的算法,该算法的复杂度小于传统纠正算法的1/2,并且易于对任意多边形区域生成局部核线影像.通过将该算法用...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无人机航空摄影航向像移角度入手,分析航向像移对航测高程量测精度的影响,提出在利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测绘航空摄影时,利用对快门速度的控制,尽量减少航向像移,以提高固定翼无人机航空摄影的量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4.
通过佛山市1:2000DEM项目质量控制实践,从过程控制和成果检验两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摄影测量法生产大比例尺DEM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引言为了防备南海海沟海沟型特大地震的再次发生,日本正在实施根据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的研究方针,在伊豆半岛近海东南海地震震源区铺设先进的实时海底观测网,即  相似文献   
996.
南海北部东沙海底冲蚀河谷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覆盖南海北部东沙区的50多条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解释.通过剖面解释,发现东沙隆起后,南海北部海底地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其中包括东沙岛在陆架坡折处的隆起,以及沉积地层以较大的幅度向上翘起.向上翘起的地层在很大的范围内遭受海底剥蚀.在东沙隆起区的北侧,海底发育下切沟.本文解释为现代海底在更强烈的剥蚀条件下形成的海底冲蚀地形,称为海底冲蚀沟.海底冲蚀沟分布于东沙岛的北侧,大致与陆架坡折线,以及600m等深线相平行,其宽度一般在20km左右,NE-SW向长度可达200km,本文称为东沙海底冲蚀河谷.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东沙岛以北的吕宋海峡都有黑潮分支从太平洋贯入南海.这一黑潮分支在冬季演化为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在夏季演化为吕宋海峡次表层流.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分布与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以及吕宋海峡次表层流的位置完全一致.本文认为,黑潮分支在遇到南海北部陆坡的阻挡后,黑潮水体由陆坡向陆架堆积,并因水深变浅,水体通过空间变小而使流速加大,从而有能力对海底产生剥蚀.东沙区海底地层的剥蚀,以及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发育都是黑潮分支在东沙陆架区形成的强底流和海底长期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冠状动脉中,心率对图像质量及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例患者资料,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的指导原则把冠脉分成15段.每例图像均经三维工作站处理重建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质量评分,按受检时心率分5组,分...  相似文献   
998.
海洋地球物理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海洋地球物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上来,探索一套适合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和科研工作的空间数据仓库构建方法.本文重点从数据提取工具、空间数据仓库和应用服务器等几个方面对海洋地球物理空间数据仓库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实现海洋地球物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向用户提供便捷、直观、高效的面向应用主题的空间数...  相似文献   
999.
广西来宾中上二叠统(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硅质岩可按岩性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钙质硅岩,主要发育在茅口组,第二类为硅岩,主要发育在吴家坪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两类硅质岩具有极低的Al2O3与TiO2含量(分别为0~0.23%和0.001%~0.024%)和ΣREE(0.55~9.94ppm),较高Fe2O3/TiO2比值(17~443,平均为111),低Al2O3/(Al2O3+Fe2O3)比值(0~0.26,平均为0.09)且Ce负异常(0.24~0.46,平均为0.35)显著,接近大洋中脊附近硅质岩的平均值0.29,而小于远洋盆地的平均值0.60,表明它们形成于远离陆源物质干扰而受热液作用影响的海盆环境,其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通过讨论本区的地层中硅质含量高低与海底热液活动强弱相应的对应关系,并结合Eu异常和ΣREE/Fe比值变化,认为本地区中晚二叠世可能一直存在着热液活动,且吴家坪期比茅口期更为强烈,并推测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南海中北部陆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横波联合勘探可以得到更多关于岩石圈层岩性、物性等介质属性方面的信息,有效提高地壳物质组成的约束性.在纵波速度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对OBS2006-3地震剖面径向分量的转换震相进行了横波速度结构模拟.结果表明:沉积层1、沉积层2的横波速度分别为0.7~0.9 km/s和1.6~1.7 km/s,波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