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0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测绘学   2370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917篇
海洋学   1906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文科  黎维峰 《热带海洋》1994,13(3):39-46,T001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后,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讨论利用声学遥测方法进行海底沉积物分类的目的,用途及该项技术的发展背影和现状。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用于浅,表层沉积物分类的声学遥测方法,包括选通等幅脉冲,宽频带脉冲,连续线性扫频脉冲等正入射方法和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等斜入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04.
秦蕴珊,男,山东掖县人,1933年6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秦蕴珊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海洋与湖沼》学报主编。他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和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研究,不但从宏观上阐明了沉积物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且划分出两种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内陆架和外陆架沉积,并编绘了完整的中国海陆架沉积类型图,建立了中国陆架的海底沉积模式。被国内…  相似文献   
105.
106.
综合了多个沉积物声学测量的实验方案,提出适合研究柱状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方案。对黏土质粉砂的物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作了相关处理,得到了在高、低两种测量频率下该类型沉积物的波形特性、频谱特性和与沉积颗粒因素有关的孔隙度对声衰减比的影响。进一步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低频时方差为0.169—0.175,高频时方差为0.029—0.032,尝试总结出黏土质粉砂类型沉积物在两种频率下的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7.
胶州湾海底地形地貌继承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的发展,埋入海底泥中的钢铁管线愈来愈多,原油和天然气的海底输送管线均有一定温度,使管~泥界面区的温度升高。了解温度变化对钢铁腐蚀速度的影响,是海底管线工程设计所必需的,然而这种试验难度高、耗资大。工程设计部门往往采取推论、估算的方法,这样带有一定盲目性,往往带来巨大的浪费。作者利用国内外首创的“MD”原状海底泥试验方法①,进行了海底泥温对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的部分研究工作。1材料与方法1.1实验钢材为A3钢,成分见表1。1.2实验海底泥随工程地质调查船,利用“MD”法取渤海海底泥…  相似文献   
109.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110.
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斯韦理论为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地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测取Ex,Ey,Hx,Hy,Hz。大地电磁仪的设计要点包括:高灵敏度、智能化、同步采集数据、锚系硬连接、承压密封和合理的下沉速度所观测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可获得被测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