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427篇
海洋学   297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测定了黄河口三角洲获取的表层样ZK1(高潮滩)、ZK2(潮上带)与ZK3(陆上三角洲)的^(7)Be含量,利用降雨量-^(7)Be大气沉降通量公式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7)Be大气沉降量,而后根据^(7)Be的比活度分布、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物粒度探讨了研究区的侵蚀特征。实验结果表明:ZK3的^(7)Be最大可测得深度为6 mm,ZK2为2~4 mm,ZK1为0~2 mm,3个样点的^(7)Be比活度均在0~2 mm内达到最大值。ZK3的^(7)Be比活度随深度呈指数式衰变,且其面积活度值与沉积通量估算值相符,表明ZK3处沉积环境稳定,也验证了沉降公式在黄河三角洲的适用性。进一步结合沉积速率与沉积时间对3个样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黄河三角洲的高潮滩和潮上带在风暴潮来临时分别经历海水和风力的侵蚀作用,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5月3日样点ZK1处沉积平衡(B)为−0.4 cm,样点ZK2处沉积平衡(B)为−0.2 cm,反映了风蚀作用强度弱于海水侵蚀作用。研究区在冬半年内表现为净侵蚀但整体地势变化平缓,且侵蚀强度应具有冬半年大于夏半年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72.
三角洲冲淤具有空间异质性,而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可灵敏地反映物源、沉积动力特征以及早期成岩作用影响,是揭示空间异质性的有效方法。选取长江水下三角洲20~35 m水深的四个约2 m长的柱样进行磁学和碳、硫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粒度及年代资料,探讨了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柱样磁性特征空间差异及其冲淤指示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粒度表征的动力分选影响沉积物的磁性特征,这在年代较新(<350 a)的柱样中表现尤为明显,即细颗粒沉积物中富集亚铁磁性矿物,从而具有较高的磁化率。铁、碳、硫及硫同位素特征揭示了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较弱的硫酸盐还原特征。沉积物年龄及沉积速率影响沉积物成岩改造强度,进而导致了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空间差异,整体上看,远离现代沉积中心的柱样,成岩改造特征更为明显。磁化率值的大小、成岩分带的完整性及其反映的铁还原带和硫酸盐还原带转换深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三角洲的淤积和侵蚀特征。  相似文献   
973.
^137Cs法测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核尘埃~(137)Cs降落到地表后,被土壤胶粒强烈吸附,集中分布于0—25cm的土壤表层。土壤剖面的~(137)Cs总量随土壤的流失而减少。根据黄土农耕地和非农耕地土壤的~(137)Cs流失模式,推导了它们的流失量和侵蚀速率的相关公式。根据陕西洛川黑木沟和山西离石羊道沟的13个土壤剖面的~(137)Cs含量测试结果,求得的黑木沟草坡覆盖的老谷坡和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分别为1400 t/km~2·a和5700t/km~2·a;羊道沟梁峁坡农耕地的侵蚀速率为3270—6030 t/km~2·a;裸露新谷坡的侵蚀速率大于8000 t/km~2·a。  相似文献   
974.
流水下切是指河流河道在基岩中的垂直切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全球尺度的气候、地表过程和构造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以及工程建设和天然资源管理决策的需要,流水下切成为构造地貌学的理论研究前缘。文章从动力学机制、物理侵蚀过程、三大外来变量构造、气候和基准面变化的影响,以及区分这些变量影响的可能性等方面,对流水下切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评述。未来流水下切研究要在流水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两方面探索更多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75.
壳幔不谐调(同步)运动和构造圈热侵蚀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成矿学中壳幔不谐调(同步)运动和构造圈热侵蚀的事件激发正常成矿作用异常,形成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和特大型矿床。重点内容为探讨跨区域壳幔结构不连续性、幔根构造的形成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与成矿,并列举中国南岭钨锡多金属矿集区陆缘与陆内异曲同工成矿形成不同成矿系列的实例。  相似文献   
976.
轻型井点与管井结合方式在深大基坑降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轻型井点与管井结合方式在深大基坑降水,综合了2种降水方式的优点,在满足基坑降深的前题下,即能迅速疏干基坑内的滞水,又消除了因滞流水沿基坑槽壁渗流易造成边坡失稳等缺陷,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977.
杨欣  李双应 《地质科学》2011,46(2):308-321
以造山带为物源区的周缘盆地中的沉积物记录着物源区的成分特征,保存着造山带的演化历史.根据地层资料,利用质量平衡方法得到大别造山带周缘的合肥盆地、江汉盆地、安庆-潜山盆地和信阳盆地在侏罗-白垩纪的沉积总量为1.685×105km3.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早侏罗世0.407×106 m3/a,中晚侏罗世0....  相似文献   
978.
骆祥君 《第四纪研究》1991,11(1):38-42,98
峨眉山净水谷地内地貌和地表堆积物据其成因分为两类:一类与现代水系密切相关,如河床、冲沟、阶地、滑坡、岩崩、狭谷等;另一类则与现代水系没有成因和空间对应关系,且构成现今地表的主体,它们是由净水玄武岩漂砾和混积物,弓背山黄土以及基岩(灰岩为主)构成的组合地貌。后一类为冰川成因,记录了该谷地第四纪主要历史演变过程,对研究西藏高原东坡同期冰川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弓背山黄土的风积属性表明它不能再生,所以对类似地区这一最基本、最珍贵资源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979.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内蒙古南部砒砂岩分布地区的岩土侵蚀非常强烈,外界原因是当地的气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而内在根源是当地有大量易于侵蚀的物质-砒砂岩。本文从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性组合、颗粒密度、岩体构造和工程性质等方面对砒砂岩易于侵蚀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980.
李岩  黄费新  赵亮亮  刘阳 《地质学报》2021,95(3):934-939
直接测量岩石表面降低的高度是测算当前地表侵蚀速率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高精度游标螺旋测微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在原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T"型杆和底托套,并利用改造后的装置在唐山地区进行了野外实测试验。本次共测量98个测点,每个测点测量5~15次,获得1005条数据。其中极差小于0.1mm的点共74个,占所有点的75.5%;平均偏差小于0.1mm的点共87个,占所有点的88.8%,标准偏差小于0.1mm的点共86个,占所有点的87.8%,表明该设备在0.1mm数量级精密度良好。通过研究发现,在侵蚀速率较高的地区,利用高精度游标式螺旋测微装置直接在野外测量岩石侵蚀速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可以通过改进装置或增加测量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