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918篇
测绘学   288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2432篇
海洋学   314篇
天文学   169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1.
介绍了甘肃省宕昌形变台FSQ型浮于水管倾斜仪1990.7~1994.3期间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该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和非潮汐曲线及其残差曲线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12.
913.
二道沟金矿床产于酸性火山岩、闪长玢岩、变质岩等多种岩石中。成矿晚于围岩成岩时间,时差大于16Ma。矿石中缺少硫砷铜矿+黄铁矿土铜蓝组合及深成明矾石,但却含冰长石、绢云母、绿泥石。发育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金矿生成温度在200—330℃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为1.5—7.0wt%NaCI,K/Na和Ca/Na分别为0.32和0.26,水是流体的主要组分。氢、氧同位素资料反映,热液是由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δ~(34)S值分布在零附近,反映硫可能来自地幔。以上特点说明二道沟金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14.
苏北东海榴辉岩、斜长角闪岩原岩及其成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苏省东北部东海—赣榆地区,断续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称东海群,其上为海州群不整合覆盖。东海群的原岩形成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在东海群下部分布区,  相似文献   
915.
大气角动量和日长间周年项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16.
新疆的管孔石燕分布在中天山—觉洛塔格一线及其以北地区,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维宪晚期。新疆的大长身贝分布于中天山及觉洛塔格一线及其以南地区,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至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早期。两者分布时期均与传统观念(管孔石燕为杜内期、大长身贝为维宪期)不同。  相似文献   
917.
确定矿床成因类型是明确找矿方向的主要方法。本文依据矿床的矿物(包括围岩蚀变组合)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首次提出通化南部金厂—龙胜一带金矿是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18.
919.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分布大量早白垩世岩浆岩,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与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对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东卡错地体发现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109.4±1.9 Ma)。样品显示出较高的SiO 2(67.40%~69.48%)和Al2O 3(15.66%~15.81%)含量及较低的Mg#值(19.03~21.48),具有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96.45×10^-6~207.6×10^-6),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且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δEu平均值为0.64);微量元素蛛网图总体呈右倾的锯齿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锆石εHf(t)均为负值且变化范围不大(-4.21^-10.59),对应的Hf模式年龄t2DM在1438~1842 Ma之间,显示古老地壳的特征。综合以上特征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东卡错地体发现的花岗闪长斑岩为I型花岗岩,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东卡错地体与北拉萨地体或聂荣地体/南羌塘碰撞过程中板片断离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0.
用LA-ICP-MS技术测得卡贡地区似斑状钾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178±2 Ma(MSWD=3.7,n=20),属于早侏罗世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富碱富钾(K2 O+Na2 O=8.02%~8.76%,K2 O/Na2 O=1.71~2.11)、低铝(Al2O 3=14.08%~14.73%,A/CNK=1.01~1.04),不含透辉石和刚玉分子较低的特征;岩石普遍富集Rb、Th、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Ba、Nb、Sr、P、Ti等元素,高场强元素Zr、Nb、Ta含量极低,(Ga/Al)×10^4值为4.48~5.06,Rb/Sr值为1.84~2.29,均显示出岩浆分异程度较高的特征;岩石的形成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其构造环境由挤压环境逐渐向相对伸展环境转变,伴随着地壳深部压力减小,幔源岩浆上涌,并与上覆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