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甘肃省荒漠化宏观监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马立鹏  李晓兵 《中国沙漠》2002,22(2):122-128
"甘肃省荒漠化宏观监测研究"是全国荒漠化监测的组成部分。文章依据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中有关规定,结合《全国荒漠化监测技术方案》,首次划定了荒漠化气候类型区,确定了甘肃省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应用先进的"3S"技术与抽样理论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荒漠化本底现状与演变动态进行了全面评价;首次查清了全省荒漠化(风蚀、水蚀、盐渍化)的有关翔实数据并进行了程度分级。结果表明:①甘肃省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为2300万hm2,占省实际管辖面积的50.57%,荒漠化土地面积17784918.25 hm2,占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的77.33%,占甘肃省实际管辖面积的43.73%。@荒漠化土地按程度划分:轻度荒漠化面积1777482.86 hm2;中度荒漠化面积5464505.98 hm2;重度荒漠化面积5862203.28 hm2;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4680726.13 hm2。③荒漠化土地面积按气候区分:干旱区9919533.90 hm2;半干旱区6320399.25 hm2;亚湿润干旱区1544985. 10hm2。④荒漠化土地按类型划分:风蚀荒漠化14290986.25 hm2;水蚀荒漠化2806446.45 hm2;盐渍荒漠化687485.15 hm2。⑤甘肃省沙化土地总体呈蔓延趋势。本监测期沙化上地总面积为1113.4万hm2,占监测总面积200554.0 km2的 55.52%,较1994年增加了18491.32hm2,每年增加37898.26hm2,年递增率为0.34%。  相似文献   
112.
中国荒漠化病因诊断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王跃 《中国沙漠》2002,22(2):118-121
荒漠化研究和治理工作在中国已有多年,提出的治理措施与发表的研究论文硕果累累。但时至今日,荒漠化危害不仅依在,而且危害仍在逐年加剧,呈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虽然对荒漠化的物理、生物机理有较透彻的认识,但对其社会机理还认识不够。社会管理者的科学求实态度、管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运转效率、协调程度以及受监督机制等深刻影响着一地区荒漠化的走势与治理结果。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使中国荒漠化发展处于整体加速或减速的十字路口,一个好的环境结局将取决于干旱区社会管理者们科学素质的提高,思维决策模式与管理体制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3.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裘善文  张柏  王志春 《地理科学》2003,23(2):188-192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制约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该区土地荒漠化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采取不同实用技术,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并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4.
荒漠化发育方式和过程的各不相同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成因差异性特点。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在荒漠化地貌发育中的作用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科学问题。内蒙古四子王旗塔布河流域内有丰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河湖相冲 (洪 )积沉积物。该流域正发生着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最严重的荒漠化。本文基于LandsatTM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对该区季节性河流流域的荒漠化程度、分布及其成因作了研究 ,探讨了风 -水复合作用下荒漠化发育的具体模式。在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背景下 ,地表植被稀疏、甚至裸露 ,在暴雨作用下 ,形成的洪流搬运大量泥沙碎屑物质沉积在中下游的宽谷地带 ,随着河道的淤积、抬高与加宽 ,干燥的流沙向两岸蔓延 ;再在特殊地段河道的“狭管效应”与局部气流循环共同作用下 ,流沙向四周进一步扩展 ,与山前洪积扇相连 ,造成荒漠化大范围的发生和发展 ,并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15.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开发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建军  刘丛 《甘肃地质》2000,9(2):74-8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 ,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 ,造成省内沙质荒漠化土地广泛分布。近半个世纪以来 ,沙质荒漠化加剧 ,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展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甘肃省沙质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在分析了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进行了状态识别,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部分人地系统处于低序的耗散结构状态,有些地区的人地系统已退化到近平衡态线性区;沙漠化的成因是系统封闭和自组织混乱;点状治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沙漠化的逆转也应遵循系统演化的分支理论。最后,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人地系统具有脆弱性、低耗散性和功能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7.
赵雪 《中国沙漠》2000,20(Z2):167-170
豫北平原的沙质草地分布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冲积形成的沙丘、沙地。其主要类型有:①以白茅、达乌里胡枝子为主的草从草地;②刺槐、杨树等林地下层以藜、白茅、茜草等为主的林下草地;③以碱茅、狗牙根等为主的低湿草地。沙质草地的主要特征为种类组成简单,牧草产量低(<2 000 kg·hm-2)且利用过度。但多种优良栽培牧草在沙地生长良好,可获较高产量。在沙地开发中,应针对各草地类型采取相应措施改造为人工、半人工草地。同时应结合沙地多种林木、果树和经济作物种植,建设农牧林复合经营的系统。畜牧业开发应以产业化为主导,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畜种,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8.
不同介质底床上的波浪衰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良在不同介质底床上传播时的波浪衰减规律,对不同介质底床上的波浪衰减机理进行了总结,推荐了计算波浪衰减的公式和方法,根据实验和计算结果解释淤泥质海岸可能存在的波浪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19.
鲁西北平原沙区改造的实践,说明土地利用对沙质土风沙化的影响及对土地利用持续性的作用,提出了提高沙区开发效益和实现沙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途径.指出沙区开发复垦中采用混农林系统对防治沙质土地退化和提高沙质土利用效益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提出一些提高混农林系统的经济产出和生态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土地荒漠化分类系统探讨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22  
通过对前人研究土地荒漠化类型划分成果的学习消化并结合自己多年对土地荒漠化研究,提出我国土地荒漠化类型划分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以主导营力和表现形式为划分指标,不但将全国划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化学作用和人为直接作用等4个类型,而且从不同类型中再细分出侵蚀劣地,侵蚀裸岩、裸土,堆积沙砾地,土壤劣化;风蚀劣地,风积半流动沙丘,风蚀裸地,土壤粗化、贫化;次生盐渍化、酸化、碱化地,三废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废弃土、石、渣堆积,人工挖掘劣地等13个亚类,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形成等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