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6篇
  免费   1370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测绘学   2203篇
大气科学   2238篇
地球物理   2759篇
地质学   2488篇
海洋学   1008篇
天文学   1362篇
综合类   533篇
自然地理   29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强震与微震观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采用动圈型换能器(属于速度型换能器)加电子反馈形成在0.05Hz~50Hz的加速度仪特性,大大减小了甚低频率的影响,而其线性及动态范围也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避免了位移型换能器在低频段的较大误差,在地震观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中部天山地壳活动的GPS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方伟  朱治国  刘代芹 《内陆地震》2006,20(3):239-244
通过对天山中部地区连续多年的GPS观测分析,得到了该监测区相对欧亚板块的运动速度场及应变场分布情况。计算表明天山中部地区内部断裂两盘的运动方向以婆罗科努断裂为界,北部各断层表现为拉张特征,南部总体表现为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993.
从DSQ水管倾斜仪、SQ-70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的原理出发,结合实际观测,对库尔勒地震台两套倾斜仪器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地倾斜的趋势分析及合成矢量分析,表明两套仪器的观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能够较好地反映监测区域大地倾斜的变化特征。两套倾斜仪潮汐分析结果与监测场的局部构造环境是一致的,但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精度明显高于水平摆倾斜仪。  相似文献   
994.
康定温泉逸出气短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定温泉逸出气气体百分含量的观测始于1986年,期间先后经历了多次甘孜州及邻区5.0级以上地震。地震前康定温泉逸出气观测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本文在系统整理和深入剖析两泉点自有观测以来的在甘孜州及邻区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震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多次“攻关”成果,排除观测资料的各种干扰因素及仪器标定变更情况,总结各观测资料短临异常特征、中短期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异常特征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康定温泉逸出气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995.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6,26(4):138-139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相似文献   
996.
19世纪后期当仪器发展到记录地震波后地震学成为一门定量科学学科(Dewey and Bverlv,1969;Agnew所写的第1章)。地震学的基础是野外观测。过去几十年地震学的巨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很好分布的观测数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电子、通讯、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使得我们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也进步很快(见Snoke and Garcia-Fernandez编辑的第85章)。  相似文献   
997.
在《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第5期,刊登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颙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的文章,题目是“设立‘地下明灯研究计划’的建议”。文章指出,20世纪末,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地球表面清晰的图像,使人们可以实时地观测地球水圈和大气  相似文献   
998.
文中论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入库、报送和共享等具体工作,指出了当前数据报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障前兆观测数据的连续、完整。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可信度较高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9.
气象观测环境城市化对气候资料准确性影响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国兴  刘碧琴 《广西气象》2006,27(A01):71-72,77
分析了贺州市观测环境变化过程中一些气象要素资料的变化情况和观测环境城市化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观测环境城市化使得贺州站的温度、风等多种要素资料发生跳跃性变化,观测资料达不到“三性”要求,城市化增温倾向率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如何提高仪器观测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蒲廷超 《广西气象》2006,27(A03):91-91,95
从分析气象仪器安装不准确或不注意仪器的维护,引起记录误差,强调如何加强仪器使用维护,提高仪器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