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白嵘 《西部资源》2014,(4):123-125
随着中资企业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也在日益增长。其中,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投资电力项目尤其应该注意并防范以下三类特定风险——国家政治风险、特许协议风险、利益相关方风险。  相似文献   
132.
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飞  杜耘  凌峰  高爱雄  李元征 《地理研究》2012,31(10):1785-1792
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 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间分布与微地形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约75.40%的村落点与所提取微地形凸起部位的空间位置重合, 而83.94%的村落点在距离微地形凸起50m范围内, 村落点整体表现出向所提取微地形凸起结构聚集的分布格局。江汉平原特有的村落空间结构主要受小尺度地形起伏的影响, 村落格局与微地形结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人类活动与洪涝等自然灾害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3.
陈洁莹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3,(7):1339-1350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中村改造及随之而来的村民市民化进程备受关注。广州市杨箕村作为重要的城中村改造地,其村民市民化进程极具代表性。文章从城市更新下城市村落变迁的视角出发,运用市民化理论框架,深度剖析了杨箕村变迁和回迁对于村民市民化的具体影响,希冀可以厘清城中村市民化的普遍特征和特殊进程。研究发现:1)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的基本路径是农民在政府征地过程中,获取城市户籍以及城市就业机会,在融入到社会分工中逐步实现市民化;2)城中村村民市民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村落时期、城中村时期、回迁小区时期3个阶段;3)政府的征地和房屋出租行为推动村民职业和文化心理的转变,而城中村改造提高了村民收入、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村民身份的市民化、职业的市民化和文化的市民化进程;4)总体上,城中村改造助推了村民市民化进程,但村民的市民化不仅是改造背后的生活空间转变,还受到城中村所处的区位、村集体干部、外部社会环境、个人主观能动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2016年8月30日,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余江县召开全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现场会,宣传推广余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部署开展全省农村建房违法违规占地集中整治和规范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5.
作为矿产资源丰富区,同时又是欠发达地区的河池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面临着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压力巨大以及矿业秩序整顿任务艰巨等问题,河池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方式,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36.
广东省江门五邑(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是著名侨乡,身居此地的人们自龙的发源地中原迁徙而来,历来崇尚龙的精神,以"龙的传人"自诩,故江门五邑的诸多地名均与龙有关,仅以  相似文献   
137.
基于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分析框架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湘西州6个传统村落327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类型、程度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农户适应类型可划分为全面适应型、认知缺失型、生态主导型、政策缺失型、文化主导型和发展滞后型6种,各类型特点不一; 农户总体适应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全面适应型、文化主导型、认知缺失型、政策缺失型、生态主导型和发展滞后型,全面适应型为比较适应,其他均为一般适应; 每种适应类型在6类因子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内部差异,除全面适应型外,其他适应类型在社会、文化、经济三类因子的适应程度上普遍较低; 政策、社会、生态、经济和心理5类因子中有13个影响因素对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有影响,影响程度不一。最后,从农户、社区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38.
着重剖析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证案例分析其作用过程与格局,认为:1)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具有相互影响、耦合发展的特征,耦合机理体现为区域发展过程中旅游中心地与区域地理空间增长极两种中心地系统的空间耦合;2)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在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及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极强的非空间要素耦合表现;3)通过对实证案例的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影响甚至改变区域原有的城镇体系格局,而借助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次级中心城镇往往具有旅游吸引物集聚地与旅游服务地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地特征。  相似文献   
139.
本刊讯6月16日下午,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及媒体发布活动在上海复星大楼举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原地矿部副  相似文献   
140.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中国欠发达区域的一个典型村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虽然欠发达区域的城市经济扩散能力较弱、城乡互动的原动力不强,但通过“内生性”措施并依靠当地优势条件和历史发展路径,采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策略,能实现乡村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