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0篇 |
免费 | 411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92篇 |
大气科学 | 107篇 |
地球物理 | 188篇 |
地质学 | 195篇 |
海洋学 | 97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123篇 |
自然地理 | 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0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通过序列影像间的互补信息改善影像失真和退化的超分辨率重建,其关键是精确获取序列影像间的运动信息。该文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的高精度运动估计方法,根据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的高精度同名像点,获取同名点在序列影像间的运动信息,从而进行低分辨率序列影像的子像素级运动信息精确估计,据此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利用一组模拟低分辨率序列影像进行的超分辨率重建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运动估计精度较高,采用迭代反投影法重建影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存在平移运动的影像序列的超分辨率重建。 相似文献
232.
海岛(礁)、滩涂和水下地形DLG数据库是重要的测绘成果,为开展海洋综合调查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现有的三库测绘成果是分阶段采集的,数据精度和数据模型不一致,且存在大量重复采集的情况,最终成果也是分库存储的,这使其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更新。为此,本文对多源海洋基础空间要素数据的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矢量数据匹配技术获取对应实体,然后通过本文提出的属性融合技术和基于中误差与对应点的几何信息融合技术对三库DLG数据进行融合,以实现三库数据的属性共享、几何精度的改进和数据冗余的减少。最后,我们还基于.NET和Arc GIS Engine组件开发了海洋基础空间要素数据融合系统,用于浙江省海岛(礁)、滩涂和水下地形基础空间要素数据的融合。 相似文献
233.
吴建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4)
实体匹配是指通过相似性指标识别出不同来源地图数据中同名实体并建立实体对应关系的过程,它是地图数据融合与更新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之一,匹配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应用的正确性.现有的实体匹配方法大多只利用实体自身的几何或属性特征进行匹配,很少顾及实体周边环境的相似性,使得一些匹配实例不足以得到正确的匹配结果.针对该点不足,首次引入点、线实体环境相似度,并提出顾及环境相似的多特征组合匹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实体匹配精度;通过双向匹配与聚类合并策略,解决了部分线实体一对多、多对多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234.
235.
矢量数字地图质量自动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矢量数字地图质量包括数据情况说明(元数据)、位置精度或定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数据完整性、时间精度等六方面的内容,检查方法一般采用软件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人工检查等。本文针对测绘数字信息工程矢量地图的特点、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和编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自动检查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模板匹配技术用于检查属性数据的正确性;数学算法用于检查坐标精度及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标准规范的具体化用于检查要素格式及完整性;制图规则的计算机理解用于检查数据的逻辑一致性;错误快速定位用于错误的确认和编辑修改等。 相似文献
236.
237.
在介绍了岩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匹配误差的稳定性、等效性、真实性和实用性以及各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得出:匹配误差特性的核心是稳定性;传感器刚性饼状设计是保证稳定性的必要条件;等效匹配误差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即使是不真实,也不影响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8.
为了充分利用日益增多的多时态土地利用/覆被矢量数据,依据不同属性全方位挖掘提取其中隐含的要素变化转移信息,进而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与统筹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首先提出了广义转移矩阵的概念,并进行了形式化定义,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广义转移矩阵自动计算生成方法,详细阐述了数据预处理、匹配关系建立、要素变化检测、矩阵设置与生成4个实施步骤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大幅提高转移矩阵矢量化计算生成的准确度和灵活性,有效克服人工手动处理计算效率低、周期长、易出错、难检查的不足,以及常用栅格化计算方法精度低、结果单一、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土地利用/覆盖要素在不同属性上的变化转移情况的局限。 相似文献
239.
为了解决长时间正演模拟的不稳定性问题, 实现天然地震波场长时间数值模拟.在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给出了多轴向完全匹配吸收边界(M-PML)二维划分方式, 讨论了M-PML吸收边界转换系数P的取值对其吸收能力与截断误差对数值模拟有效信号的影响.实现了二维弹性波高阶有限差分的长时间数值模拟.采用2013年12月16日湖北省巴东县地震及余震信息, 对该地震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与武汉、秭归两台站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验证该正演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天然地震波场传播规律、成像和震相识别及震源定位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