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7篇 |
免费 | 271篇 |
国内免费 | 6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篇 |
大气科学 | 777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1150篇 |
海洋学 | 30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73篇 |
自然地理 | 7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50年 | 4篇 |
1949年 | 3篇 |
1948年 | 3篇 |
1947年 | 2篇 |
1946年 | 4篇 |
1945年 | 2篇 |
1944年 | 6篇 |
1943年 | 6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7篇 |
194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董发勤 李刚 代群威 周琳 王富东 赵学钦 蒋忠诚 张强 李博文 Enrico Capezzuoli Mike O''Driscoll Andelka Plenkovic-Moraj 《中国岩溶》2021,40(1):11-18
钙华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旅游价值,而且对确定区内碳酸盐沉积特征、环境演化规律及同期环境生物的作用与贡献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对比国内外典型钙华特征的基础上,以黄龙和九寨沟为例,对雪宝顶区块流域内钙华的沉积特征、环境化学与生物作用进行阐述,指出了雪宝顶区块流域冷水型钙华的形成与演化是化学沉积-溶解作用、生物沉积与溶蚀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受非生物、生物因素影响。在雪宝顶冷水型钙华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协同参与了钙华的沉积与溶蚀过程,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促活动促使使钙离子结晶,并诱导晶型变化;其他生物体如植物、藻类等或以间接的方式促进或加快了钙华形成,或为钙华生长提供模板和体量。 相似文献
33.
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秋茄Kandelia candel;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紫金牛科Mysinaceae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海桑和Sonneratiaceae的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a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关系,红树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比马鞭草科、紫金牛科和海桑科的植物原始;红树科中的竹节树属Carallia和山红树属Pellacalyx为陆生的非红树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结构比海生的红树料红树植物木榄属、秋茄属、角果木属更为进化,即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利式纹孔.单穿孔的导管存在,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遇到干旱环境而产生的特化现象,而海生红树科植物进入海滩沼译后,木质部仍具有原始性状. 相似文献
34.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决策,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能力.相比社会环境,学生更熟悉校园环境,校园内也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这为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安全、可行的可能.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校园植物"为主题,提出问题驱动、产品导向、过程进阶推动的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为设计地理项目式学习提供新思路,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茂名地区观测站1974—2013年降水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近40年来西南季风强弱与茂名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西南季风强度对茂名汛期、年降水量的影响有非对称性,南海西南季风强,茂名汛期、年降水较常年偏多;西南季风弱,茂名降水不确定,各月规律不同。西南季风强度与茂名某些月份尺度的相关性比季、年尺度的相关性较好,特别是冬季月份。近40年茂名暴雨日分布表现为单峰型,暴雨集中在5—9月,7月为峰值;各季风年极端降水多发的月份不同,强季风年为4—9月、正常年为5—8月、弱季风年为5—9月。强季风年极端降水发生的概率大于其它年份,正常年极端降水发生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3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某些植物分布范围会发生明显变化。但已有研究尚未对中国中东部地区近30年来的植物分布变化进行系统总结。采用荟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通过搜集已发表文献中关于植物引种、植被和物种分布及其变化等数据资料,得到近15年119个植物物种的251条分布变化证据,经与《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中记载的原分布记录(约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对比,统计了不同物种的分布范围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近30年来,统计物种中80%在水平地带上发生北移,平均移动值约为3.37°;中东部地区植物分布响应气候变化的区域集中在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带以及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过渡带。分析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有显著的增温趋势,升温导致温暖指数(Warmth Index)增加,满足植物生长的热量需求,是植物北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青藏高原腹地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是特定环境影响的结果,通过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生长期环境信息。针对青藏高原腹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过渡区植被碳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该区高山嵩草样δ13C值在-25.63‰~-27.95‰间,平均值-26.63‰;高寒草原区混合样δ13C值于-26.29‰~-27.73‰间,平均值-27.04‰。高山嵩草样δ13C值总体呈现由南东往北西方向正偏趋势,研究区北部高寒草原区混合植物样也呈现出由南向北富重碳同位素趋势。这些变化规律被认为是主要受降水环境影响的结果,而区域内降水条件的展布规律则是受高原夏季风运移方式的控制。对植物δ13C值与地理位置的回归分析表明,该区植被碳同位素组成与地理位置相关,高山嵩草样(r=0.44603,n=29,p<0.05)和混合样(r=0.8112,n=5,p<0.1)均表现出对区域降水环境条件的良好响应。据此,以该区植物δ13C值为背景,进行合理推算,拟定了研究区内干旱区和湿润区界限的位置。 相似文献
38.
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区植物与植被类型初查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通过对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区进行植物、植被类型调查,结果表明:该项目区内植物资源相对丰富,有植物185种,分属于56科;区内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植物群落趋向多元化,且稳定性增加;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工程区内植被类型划分为9种类型,即 2种天然植被类型和7种人工植被类型。根据当前所造林分多为结构单一的纯林的现状,认为今后在南北两山进行植树造林应考虑营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分稳定性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并积极采用人工措施促进森林更新。 相似文献
39.
应用MJO制作长江流域月降水预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JO指数RMM1、RMM2、振幅 1—25日平均代替月平均,用上月月平均RMM1和RMM2、振幅构造为右场,下月长江流域降水场为左场,SVD分析两场的关联,借助最优化技术,在降水场预测距平与实况距平同号总站数最大意义下确定系数,建立估计公式,由右场时间系数估计左场时间系数,最后反演降水场。尽管多数的月第一模态相关并不显著,但实际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典分类及群落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境、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其中被子植物91科220属311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14科所含属种是该地外来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占绝对优势;菊科外来植物在外来种中所占比例大,且危害较重。景观改造、湿地植物园引种是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种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西溪湿地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科55属71种,原产地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外来入侵植物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居多,有52种,占总种数的73.24%,落叶灌木仅1种(占1.41%)。提出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的编目、监测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议,并建议将美丽飞蓬、南美天胡荽、再力花和黄菖蒲等4种外来植物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