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511篇
大气科学   513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698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63篇
自然地理   68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山西运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分析了林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建立了以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青泉  玉兰 《四川气象》2002,22(3):33-35
在分析阿坝州冬春季防火期气象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日森林火险等级,运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建立森林火险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3.
城市大气环境边界层观测试验工程提出了城市区域大范围大气污染"空气穹隆"动力过程三维结构,首次揭示出北京周边地形"山谷风"与城市"热岛"效应相互作用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的综合特征.试验采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揭示北京周边地区污染贡献及其气溶胶远距离输送轨迹特征,提出建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点-面结合、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相结合立体综合监测网的设计新方案.该项目被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组工作会议评为国际城市大气环境观测优秀示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于2002年作为特邀撰稿发表于美国<环境与健康>(SCI),研究成果在北京市及有关省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古炭屑与古森林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火普遍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它对自然植被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森林火培育出不同类型的植被:频繁的森林火导致草甸的形成,而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森林火的缺乏。古炭屑作为古森林火的遗迹,具有分布广泛、细胞结构保存完好以及原地埋藏等特点,为研究古森林火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古炭屑的出现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植被类型和地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干旱、少雨的气候常常伴随高频率森林火的发生,表现出古炭屑的数量增多;易燃物种组成的植被易发生森林火,古炭屑的出现也会增多,而耐火树种会降低森林火的强度,古炭屑则出现少。因此,从古炭屑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探讨古森林火的发生规律,进而推断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地理状况的演变。  相似文献   
45.
肖桂义 《物探与化探》2002,26(3):202-202
2002年3月14~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和基础调查部联合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化探方法技术研讨会”。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和安徽地调院、地科院物化探所、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东北项目办共计35人参加了会议,还邀请了谢学锦院士、叶天竺、牟绪赞和任天祥等专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6.
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因,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某种程度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总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开发和利用水平相关联,以下就四川省矿产资源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对策加以分析.1 四川省矿产资源和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四川境内分布的矿产资源中22种元素和矿种对人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