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73篇 |
免费 | 1938篇 |
国内免费 | 27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97篇 |
大气科学 | 1139篇 |
地球物理 | 2260篇 |
地质学 | 7667篇 |
海洋学 | 1088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1214篇 |
自然地理 | 5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4篇 |
2023年 | 613篇 |
2022年 | 711篇 |
2021年 | 765篇 |
2020年 | 518篇 |
2019年 | 727篇 |
2018年 | 554篇 |
2017年 | 624篇 |
2016年 | 631篇 |
2015年 | 650篇 |
2014年 | 922篇 |
2013年 | 693篇 |
2012年 | 898篇 |
2011年 | 834篇 |
2010年 | 746篇 |
2009年 | 826篇 |
2008年 | 820篇 |
2007年 | 737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577篇 |
2004年 | 584篇 |
2003年 | 567篇 |
2002年 | 491篇 |
2001年 | 472篇 |
2000年 | 398篇 |
1999年 | 343篇 |
1998年 | 321篇 |
1997年 | 310篇 |
1996年 | 300篇 |
1995年 | 224篇 |
1994年 | 218篇 |
1993年 | 180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139篇 |
1989年 | 10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利用2001年 Mw 78 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InSAR测量结果显示断层南侧的同震位移比北侧的大20%~30%.根据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建立岩石圈模型,以断层两侧杨氏模量差异和震源破裂深度为反演变量,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实测得到的同震位移剖面.反演得到最佳断层破裂深度为20~22km,断层南侧杨氏模量相对北侧比值为81%~92%.结果表明,断层两侧弹性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构造运动作用,断层南部地壳不及北部地壳坚硬.前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手段推断青藏高原内昆仑山断裂以南可可西里-羌塘地块地壳内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我们通过形变场力学分析得到与此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2.
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3年两期GPS速度场资料, 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分别计算了2008年和2014年新疆两次于田MS7.3地震前新疆及周边地区的主应变率、 面应变率及最大剪应变率, 分析了该区域的变形动态特征, 并结合速度剖面分析方法给出了震源区的构造变形特征. 速度场及应变率场动态结果表明: 新疆天山地区的地壳变形特征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缩短, 相对运动速率表现为由南向北、 由西向东逐渐减小; 震源区东侧的左旋剪切变形明显大于西侧; 2008年与2014年两次于田MS7.3地震的震源区均处于拉张与挤压变形的过渡地带, 易于强地震的发生; 2008年于田MS7.3地震的张性兼有少量剪性破裂的发生使得阿尔金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增强. GPS速度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 2014年于田MS7.3地震前震源区西侧的变形宽度大于东侧, 剪切应变积累程度西侧高于东侧. 综合分析认为, 震源周边构造区应变积累的差异性有利于强震的孕育,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对2014年于田MS7.3地震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3.
Jiang Wali 《中国地震研究》2007,21(2):130-138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problems of five earthquakes with M≥7.0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are address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cognition that there were no ground fractures in the 1966 Xingtai earthquake, the question caused by the thrust activity of the seismic fault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1830 Cixian earthquake and the 1937 Heze earthquak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blems in research of strong earthquake tectonics in the region is that the status of activity of the main tectonic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re unknown. This affects the founding of discrimination criteria for seismotectonics of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Discriminating the Holocene active faults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faults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n the area in future. 相似文献
974.
975.
岩石变形所反映的地震作用过程--第13届国际变形机理、流变学和构造学学术会议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第13届国际变形机理、流变学和构造学学术会议的概况和特点,综述了地震变形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76.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7.
桥梁限位器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两跨简支梁桥和五跨多跨刚架桥两结构模型,针对限位器的种类、刚度、强度、安装位置,输入地震动等进行了大量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限位器与柱(框架)的刚度比在0.5-2之间较优。将现有的限位器设计方法应用于两算例结构,对现有限位器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78.
考虑轴向变形、双轴弯曲耦合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实际地震作用下,高层,特别是高宽比较大的高层结构中,由于倾覆力矩的作用、柱子、特别是外边柱所受轴力的变化将不可忽略。轴向变形与双轴弯曲的耦合作用,将是柱子塑性变形的显著特征。基于材料本构关系的“纤维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轴向变形,双轴弯曲三者之间的耦合作用。一组钢筋混凝土柱子双轴压弯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纤维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79.
地壳变形的突变性与地震短期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短临预报是极其困难的科学问题之一 ,尽管国内外地震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因此 ,深入研究地震孕育过程 ,探索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而又艰巨的任务。突变是指系统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幅变化。在许多重大地震前 ,都能观测到这一现象 ,因而 ,突变可能是地震的重要前兆。为研究地壳变形突变与地震的关系 ,本文从以下 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工作 :1根据近一二十年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重力、形变、地下流体等在中强地震前发生的突变性异常现象及其特征 ,着重研究它们在时空域内的差异性及其联系 ,为…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