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06篇 |
免费 | 614篇 |
国内免费 | 9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11篇 |
大气科学 | 390篇 |
地球物理 | 417篇 |
地质学 | 2017篇 |
海洋学 | 386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249篇 |
自然地理 | 2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98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260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195篇 |
2010年 | 231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97篇 |
2007年 | 205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1942年 | 2篇 |
1935年 | 3篇 |
193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在野外水准控制点遭到破坏,缺乏足够高程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可以先布设GPS控制网,GPS控制点应包括稳定的可用高程控制点。然后以一个高程控制点为起算点,实施三角高程闭合水准导线测量,水准路线包含所有的GPS控制点。在小区域范围内,假设该区域高程异常值为常数;从而可以在实施三角高程测量外业时使用高精度的WGS84大地高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核。实践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且工作效率令人满意,完全能满足山区的工程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82.
考虑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提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区间值高光谱估测的思想。根据在陕西省横山县采集的84个土壤样本数据,采用14种光谱反射率变换方法及因子互乘变换筛选反演因子,采用模糊识别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反射率(R)及其平方(R2)、平方根(R1/2)、倒数(1/R)、自然对数(ln R)的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及其互乘变换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增强,模型优化系数可调节类别判别的准确度,12个检验样本的准确度为91.67%。这表明提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区间值高光谱估测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84.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科学、准确地研究地球提供一个独特的方向。但从GIS诞生之日起,它自身存在的数据容错技术发展滞后总是困扰着研究者。本文提出建立高可行性GIS来应对GIS的容错,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5.
高水压下岩体裂纹扩展的渗流-断裂耦合机制与数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渗流力学、断裂力学理论结合Monte Carlo方法描述岩体裂纹的随机分布,研究高水压作用下岩体原生裂纹的变形和翼形裂纹的萌生、扩展、贯通的渗流-断裂耦合作用机制,建立高水压作用下岩体裂纹的渗流-断裂耦合数学模型,给出该数学模型的求解策略与方法,在Fortran95平台下开发高水压下岩体裂纹扩展的渗流-断裂耦合分析程序HWFSC.for。高水压下岩体裂纹扩展的渗流-断裂耦合体现在岩体裂纹网络和渗流初始条件都随渗流时步变化。对高压注水岩体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渗流-断裂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注水条件下,岩体裂纹扩展存在起动水压力,当水压力大于起动水压力时,裂纹尖端开始萌生翼形裂纹,随着裂纹水压力的增加,翼形裂纹扩展,进而与其他裂纹搭接贯通,停止扩展。渗流-断裂耦合分析考虑了裂纹动、静水压力对裂纹产生的法向扩张效应及翼形裂纹的扩展而形成新的渗流通道两方面的影响,连通裂纹数随渗流的发展而增加。岩体裂纹的渗流-断裂耦合分析,能较真实地再现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现象,描述岩体裂纹的扩展、贯通过程及与之相耦合的渗流响应。 相似文献
86.
西秦岭印支期高Sr/Y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动力学背景——以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西秦岭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十分广泛,形成时代集中于248~234Ma和224~211Ma两个阶段.其中,夏河岩体(248~238Ma)和温泉岩体(223~216Ma)的部分样品被厘定为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指示陆壳厚度大于50km.本文对西秦岭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舍哈力吉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岩组成,同时含有许多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MME).寄主岩中发育少量的钾长石巨晶,并且部分巨晶具有环斑结构.舍哈力吉石英二长岩化学成分比较均一,而且也显示出类似埃达克岩的一些地球化学特点,如富SiO2(66.07%~67.52%)和Al2O3(14.85%~15.95%),高Sr(560×10-6~692×10-6),低Y(11.4×10-6~12.9×10-6)和Yb(0.99×10-6~1.09×10-6),并具有较高的(La/Yb)N比值(27.8~34.3)和微弱的负Eu异常(δEu=0.77~0.95).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4.1±0.5Ma,表明其形成于印支早期.岩石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且K2O/Na2O>1,高Mg#(59~60)、Cr(69.1×10-6~81.2×10-6)和Ni(31.6×10-6~36.1×10-6),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为特征,(87Sr/86Sr)i=0.7075~0.7077,εNd(t)=-6.3~-6.1,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1.25~1.33Ga.舍哈力吉石英二长岩起源于石榴角闪岩相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之后经历了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以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寄主岩的环斑结构和相对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很可能是高温幔源熔体对壳源富钾高黏度岩浆改造所导致的晶粥快速再活化的结果.西秦岭在印支早期可能并未经历显著的地壳加厚过程.西秦岭印支早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局部伸展环境,可能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极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衡水市高氟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分析,依据工程规划的原则,简要介绍了供水区的管道工程、扬水站工程和调蓄工程的规划。从而改变人畜饮水困难,避免一些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深层地下水而引发的水源性疾病,遏制氟骨病的蔓延,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