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77篇 |
免费 | 1418篇 |
国内免费 | 10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18篇 |
大气科学 | 1769篇 |
地球物理 | 1767篇 |
地质学 | 2474篇 |
海洋学 | 1172篇 |
天文学 | 194篇 |
综合类 | 1693篇 |
自然地理 | 10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622篇 |
2022年 | 792篇 |
2021年 | 981篇 |
2020年 | 590篇 |
2019年 | 872篇 |
2018年 | 598篇 |
2017年 | 701篇 |
2016年 | 633篇 |
2015年 | 722篇 |
2014年 | 994篇 |
2013年 | 754篇 |
2012年 | 836篇 |
2011年 | 709篇 |
2010年 | 733篇 |
2009年 | 808篇 |
2008年 | 815篇 |
2007年 | 691篇 |
2006年 | 543篇 |
2005年 | 517篇 |
2004年 | 470篇 |
2003年 | 501篇 |
2002年 | 413篇 |
2001年 | 336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70篇 |
1996年 | 204篇 |
1995年 | 229篇 |
1994年 | 231篇 |
1993年 | 120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02.
作者探索利用已有的控制点成果及1∶10000地形图矢量数据、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针对国内各省近年更新过的1∶1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1∶10000地形图数据进行再次更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3.
104.
矢量数字地图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确定了矢量数字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估因子和评估标准,介绍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和做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5.
1 NAS的简介 NAS是英文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缩写,译为网络辅助存储。是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6.
利用雷电探测定位系统观测的2008—2014年ADTD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雷电频数平均为6.12×105次/a,逐年变化趋势不明显;正地闪电流强度平均为22.22 k A,负地闪平均为-7.99 k A,正地闪电流强度是负地闪电流强度绝对值的2.78倍。2)6—8月为雷电活动频发时段,正地闪活动比例冬季却最高,秋季次之;午后雷电活动最频繁,其中12—21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约占总地闪数的79.4%;正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17.46 k A,负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7.01 k A。3)雷电活动频数和强度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较大,其中九江市辖区、南昌东南部—抚州中北部一带局部正地闪比例为9%—15%。 相似文献
107.
鄂西黄陵背斜地区虽已发现众多矿点,但是矿床规模较小,找矿潜力不明。由于区内植被茂盛、覆盖严重,致使地质异常信息被削弱或掩盖,对进一步找矿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本次研究使用成分数据分析和能谱-面积(S-A)分形模型识别与金矿化相关的异常,结果表明:(1)等距对数比(ILR)变换后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相比对数(Log)变换更能够反应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第一主成分(PC1)元素组合为Au-Cu-Ag,且Au元素占有最大的载荷,与金矿密切相关,PC1元素组合异常的分布模式与矿点的分布更加吻合;(2) S-A方法抑制了黄陵背斜区域水系沉积物的背景模式,增强了异常模式;(3)根据地质特征和以往勘查工作情况,圈定了三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金矿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大陆卫星反演云参数的评估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该文选取1983年7月和1984年1月份代表夏季和冬季,利用中国地面气象月报的云量资料以及多年平均的地面观测云气修资料,与中国大陆地区ISCCP卫星反演的去量和云状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参照大气环流和云天气气候特征,从卫星得到的从云状是比较合理的,但干旱沙漠地区的高云量的估计不足,低云估计偏多。 相似文献
109.
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业务应用为目标,开展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中的融合应用研究。运用北京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集成子系统(RMAPS-IN,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Integration),对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VDRAS)30 min临近预报的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作为数据源与自动气象站风场观测进行快速融合处理。结果表明,以VDRAS临近预报风场取代数值模式预报场作为融合初猜场后形成的分析结果对于风场有明显的改善:(1)长时间序列客观检验结果表明,地面10 m高风场U/V分量绝对误差分别为0.05和0.06 m/s。实时融合对未来预报的影响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U/V分量的绝对误差不断增大。(2)对于11个强对流个例,地面10 m高风场风速均方根误差降低0.3 m/s,风向均方根误差降低13°;边界层三维风场,风速均方根误差降低0.8 m/s,风向均方根误差降低10°。平原站点融合以后风速、风向预报效果有较大改善,山区站点融合以后改善相对较小。(3)通过对2017年7月20日暴雨和7月7日雷暴大风个例的详细分析,发现融合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获得的高分辨率临近预报风场对各对流系统中的中尺度结构特征给出了更加细致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