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9篇 |
大气科学 | 72篇 |
地球物理 | 68篇 |
地质学 | 138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48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地质灾害相关评价工作中,部分研究人员对于“地形起伏度”(也称相对坡高)选取最佳窗口单元进行提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致使取得的地形起伏度参数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后续地灾评价中,无论采用以栅格为基础的信息量模型还是现今普遍流行的各类机器学习方法,其评价因子本身的误差甚至错误会导致评价结果可靠性降低。笔者基于ArcGIS平台,利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分辨率为2 m的DEM数据,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通过两轮分析,数量分别为10×10和1×1的矩形窗口逐渐逼近研究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计算出该县地形起伏度为0~256.60 m,最佳统计单元为59×59的窗格,栅格单元边长为2 m,提取窗格边长为118 m,对应提取面积为13924 m2。随后依据陕北黄土地区历史滑坡及崩塌的易发坡高统计将米脂县地形起伏度等分为<20 m、20~40 m、40~60 m、60~80 m、>80 m等5个区间,受原始地形条件及削坡建房、建厂等综合影响,40~80 m为灾害隐患发育的主要区间,灾害隐患点占比为88.60%。结合米脂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值和灾害点密度对比曲线,结果显示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体现了地形起伏度统计单元选取和区间划分的合理性。本研究所采用的高精度DEM数据的计算及分析结果,首先避免了目视寻找拐点的弊端,其次在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貌条件中能够满足数字地形分析与精细化地质灾害调查的需求,可为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评价防治及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62.
地形起伏度因子在宏观尺度生态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均值变点法是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的常用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例,基于DEM数据和均值变点法提取了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并探讨了分析窗口样本数量、DEM分辨率和地貌类型3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析窗口样本数量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明显影响。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变点所在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也不断增加。(2)DEM分辨率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一定影响。分析窗口面积取值范围一致时,基于30 m ASTER GDEM计算得到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小于基于90 m SRTM DEM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3)地貌类型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的影响不大。当分析窗口样本数量一致时,不同地貌类型区及整个研究区最佳分析窗口相同或接近。总体而言,分析窗口样本数量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地下管网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各种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保证了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探测地下管线的主要设备是英国雷迪RD8000,但这种设备恰巧是测绘仪器检定的盲区。为保证探测精度,需对物探方法进行分析,对设备进行校验,对不同埋深、不同地电条件下金属管线探测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对探测仪性能、方法、最佳收发距离进行综合评定,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探测仪的潜能,从而保证地下管网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65.
对新疆东疆地区某氧化铜矿石进行选别试验,确定该氧化铜矿选别流程为一粗二扫一精:选别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90%;粗选硫化钠用量2500g/t;BX与丁胺黑药组合使用做捕收剂,用量分别为3500g/t和850g/t;2#油用量106g/t.铜精矿品位25.76%,回收率73.51%.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70.
根据近年来在全国开展的大城市活断层地震探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各种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不同地震勘探方法的适用范围、获得的主要成果和所解决的主要问题。讨论了现阶段用地震勘探获取地壳结构和对不同深度断层定位的最佳组合方法,即对于有沉积覆盖的隐伏数百米深度至地表的断层,可用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追踪,基底(埋深数公里)以上断层可采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对于地壳中、深断裂应用反射地震勘探和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联合探测方法;还可以进一步采用三维深地震测深方法获得城市下方的三维结构和构造信息。采用这样的组合探测方法能够较好地获得断层在不同深度的产状与展布以及由深至浅完整的分布图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