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199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姬书安 《城市地质》2001,13(2):39-40
北京朝阳门地区一件不完整的下凳骨化石,代表了中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德氏水牛(Bubalus teilhardi)在北京城区的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古气候学意义,该化石的发现表明,北京城区在十几万年前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992.
新疆南天山亚肯背斜晚更新世以来的隆起和缩短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考察见到亚肯背斜区发育 3级主要地貌面 ,在第 2级和第 1级地貌面 (冲洪积扇 )之下采集了堆积物的热释光样品 ,测年结果分别为距今 3 96~ 4 36万年和 0 78万年 ,区域地貌对比研究认为 ,第 2级地貌面被废弃的时代为距今 4万年至 1 2~ 1 3万年 ,第 1级地貌面被废弃的时代为距今 0 78万年之后。横跨背斜不同部位地貌面的地形剖面表明 ,第 2级地貌面形成以来褶皱隆起高度达 6 0m ,第 1级地貌面褶皱隆起高度为 2 0m。地震反射剖面显示 ,亚肯背斜区滑脱面深度约7km ,由平衡地质剖面法得到第 2和第 1级地貌面形成以来褶皱的缩短量分别为 4 7m和 17 9m。第 2级地貌面形成以来褶皱的隆起和缩短速率分别为 1 5~ 5mm/a和 1 2~ 3 9mm/a,第 1级地貌面形成以来褶皱隆起和缩短速率分别为 2 5 6mm/a和 2 2 9mm/a  相似文献   
993.
南昌地区更新世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辉  叶俊林 《地球科学》1991,16(5):497-504
  相似文献   
994.
李钟武  陈治荣 《地质论评》1991,37(2):125-132
横断山区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发育期次较多、古冰川遗迹也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作者近10年来在该区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新资料,特别是~(14)C年代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第四纪冰期划分出8期(次)冰期(冰进、间冰阶段),并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该区冰川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规律,其与青藏高原抬升有关;横断山区第四纪冰川活动范围可至北纬26°线以北。  相似文献   
995.
996.
小南屯砂砾石层成因争论较大。通过孢粉学研究表明:该孢粉组合是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木本植物花粉为辅。在草本植物花粉中,又以蒿属占绝对优势,加上藜科、禾本科为特征的干燥寒冷气候带的孢粉组合,表明该砂砾石层为冰水堆积物。  相似文献   
997.
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形成及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王绍令 《冰川冻土》1989,11(1):69-75,99,100
  相似文献   
998.
腾冲盆地中更新世褐煤形成于距今约60万年,晚更新世泥炭形成于距今7500—10000年之间,其中部分己转变成为软褐煤.该地褐煤的成煤时代之新和煤化速度之快是罕见的,实属异常煤化作用现象.为此,作者从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这一典型实例.研究表明.在该盆地从泥炭向褐煤转化的早期煤化过程之中,样品的显微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的演化极富规律性.根据这些演化特征,作者将腾冲盆地从泥炭到软褐煤的早期煤化过程划分国三个阶段:即软泥炭、硬泥炭和软褐煤阶段.该地异常煤化现象是由异常的煤化作用因素引起的,除了由地史中剧烈火山活动带来的异常地热流之外.强烈频繁的地震构造运动也是该地煤化作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作者提出了“异常煤化作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周口店地区早更新世古冰楔遗迹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在论证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存在的基础上,综合了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小型构造、显微构造与岩石组构特征,新构造运动特点,第四系沉积层的平面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地球物理场及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与震源深度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状态等多方面实际资料,初步确定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相对活动年代,分析了所论楔形断裂系统不同演化阶段的滑移线场,并建立了其几何学与运动学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