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412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2):53-54
索佳测绘仪器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SokkiaSurveyingInstrumentsTrading (Shanghai)Co .,Ltd .上海市天目西路 2 18号嘉里不夜城 1座 110 8单元No . 0 811thFloor,Tower 1,KerryEverbrightCity ,2 18WestTianmuRoad ,Shanghai,China(PostalCode :2 0 0 0 70 )Tel:86 (2 1) 6 35 4 184 4E mail:sokkial@online.sh .cn经营 :日本全进口测绘仪器。营业范围 :保税区内测绘仪器及其相关设备和零部件为主的分配业务和售后服务 ,国际贸易 ,转口贸易 ,保税区内贸易以及代理贸易。通过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代理与非保税区企业从事贸易业…  相似文献   
12.
《岩土力学》2005,26(5):783-783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与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芬露天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联合完成的科研成果——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和优化的分析方法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冯夏庭研究员、李术才研究员、陈卫忠研究员、朱维申研究员、刘建研究员、盛谦研究员为本项目主要完成人。针对我国当前在大型矿山工程、水电工程和煤矿工程建设中,普遍面临着开采深度加大或建设更深的可采矿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开展加锚节理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研究得了较大进展,建立了相应的二维和三维计算模型和损伤演化方程及…  相似文献   
13.
依托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时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了武汉市统一的社会管理创新平台。以时空大数据为基础,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想,整合公安、计生、民政、人社、卫生等部门的人口、法人和社会经济信息,将各类资源纳入全市统一平台,建立了市、区、街、社区、网格5级联动机制,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为武汉中心城市、和谐城市、幸福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完善的云环境建设为支撑,以构建标准安全的防护体系为保障,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建设为重点,促成跨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融合,提高城市综合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加高效、敏捷、低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系统把智慧城市建设与地理国情应用完美结合,形成时空一体、二三维一体的集成多源数据的一张图;开发IPAD版系统,把PC端的数据处理向移动端适时展现。系统具有国情普查数据的展示和分析、专题地图展示、电子地图、三维模型展示、轨迹记录,以及其他GIS基本功能。在屏幕上任意点取闭合图形,就会实时显示选定图形范围内的国情数据及统计分析数据。辅助决策者又好又快地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进行基于"智慧城管"的宁波市城市管理多源数据整合研究的必要性,阐明了整合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确定了整合的数据资源种类,描述了整合数据资源当作扩充城市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整合数据类的编码和属性表达方法,最后对整合后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即实现整合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增值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中国民用航天遥感从科学试验向业务服务模式转变,更好地探索、了解与解决应用需求与航天遥感系统对接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航天遥感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适时于2004年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10余年来,论证中心以航天遥感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面向应用的航天遥感科学论证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工程与应用研究。本文是论证中心团队长期从事航天遥感科学论证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总结,介绍了遥感论证初步认知、遥感论证关注问题、遥感论证理论体系与模型方法集、遥感论证能力建设及遥感论证实践等方面内容,给出了遥感论证定义并详细分析了研究范围和内容,提出了由知识维、进程维和逻辑维所组成的遥感论证作用域3维空间结构,指出社会发展加快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带动整个航天遥感数据信息链向更大规模、更短响应时间周期、更综合数据集成、更高数据质量、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航天遥感系统将进入新的"智慧遥感"发展阶段。得益于十余年来中国民用航天快速发展,我们经历了风云三号新型载荷校飞、多角度多光谱偏振遥感器论证、环境星应用工程论证等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理论方法的突破,并应用到2030民用航天发展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规划等论证当中。经过不断实践,快速迭代,形成了遥感论证理论体系及相应的十大模型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流模型、遥感信息特征模型、遥感信息应用模型、遥感信息量分析模型、遥感数据工程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结构模型、航天遥感系统状态描述模型、航天遥感系统质量模型、航天遥感系统发展动力模型及能力体系模型。这些模型方法全面反映了航天遥感系统特征、结构、状态、发展动力、条件等,可广泛用于对航天遥感系统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考察、分析、评价、预测,并开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模拟热环境时空演变模型欠缺可推广性,该文提出运用CA-Markov模型研究热环境变化趋势,既能有效模拟元胞时空格局变化,又能提高元胞转化预测精度,经验证Kappa指数为73.46%,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的武汉中心城区热环境表明:2009—2018年低温区和次低温区呈现减少趋势,中温区显著增加,热岛略有增长,总体强度增大,热岛效应愈发明显;2009—2018年热岛演变呈西南-东北方向,有向西-东方向发展的趋势,热岛重心南偏西方向移动;2009—2018年热岛区域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较高,热环境趋于复杂化。研究结果对武汉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改善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一张图中丰富、详实、动态的数据是城市重要的基础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数据资源.本文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应用出发,首先介绍了其在“以地控税、以税节地”中的应用,然后提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通过多源数据整合和广泛应用,上升为全市一张图的路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在社会管理创新、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证明了一张图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何根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建设规划和应急指挥等政府决策部门的综合需求,实现分散信息资源的统一集成、复杂模型资源的有效调用和决策时空信息的高效共享与可视化,成为现阶段城市综合决策的重大挑战。首先提出了感知联网与时空信息接入、地理空间模型联网与认知、决策时空信息聚焦服务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综合决策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了城市时空信息智能分析、协同决策与主动聚焦服务的瓶颈;其次,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综合决策原型系统,并以太原市燃气泄漏应急响应为例,验证了系统辅助城市综合决策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后,概括了城市(群)立体感知网、城市(群)模型网和城市(群)时空大数据3大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