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渤海湾地区前第三系构造样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渤海湾盆地内黄骅坳陷等潜山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结合周缘隆起区露头区野外构造考察,对渤海湾地区前第三系主要发育的拉张构造、挤压构造、走滑构造、负反转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等5种进行了研究,这些构造在南北向上大致以沧东断裂、北西西向上大致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和齐河-广饶断裂为界分为六个区,不同区之间的构造线走向及构造样式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渤海湾地区前第三系的这种构造样式分布格局可能是印支期华北板块与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南部的扬子板块先后闭合碰撞以及燕山中、晚期滨太平洋构造域影响作用不断增强和深部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2.
邓莲堂 《气象》2010,36(11):115-119
气象常用绘图软件GrADS中不能用汉字设置标题和题注,给国内的业务和科研工作带来不便。根据GrADS软件的特点,在其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对GrADS软件功能进行扩充,发展了一些关键技术,实现了GrADS汉字显示功能。其中,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自定义汉字库创建、汉字库索引创建、中英文混合显示、快速查找自定义汉字库、解码自定义汉字库和汉字绘制。实现的汉字显示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速度快、可移植、可中英文混合显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当前NAVTEX和EGC接收机无法实现船舶航行安全信息可视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船舶航行安全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并解决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经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报文信息存在的效能低、标绘难、非图形化显示等弊端,同时可推动海岸电台进一步发展基于新型通信手段的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古隆起地貌恢复、不整合分布样式及沉积相等研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古生代重要发育期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中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的中央隆起带是由和田河古隆起、和田河东古隆起、塔中古隆起及巴楚古斜坡等组成的、具有复杂古构造地貌的大型古隆起一古斜坡带,总体由西向东倾没;可划分出高隆带、断隆平台、古隆边缘斜坡或坡折带、陆棚斜坡或低凸起带、陆架坡折带及深海盆地或平原等古地貌单元.它们对沉积古地理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古隆起边缘斜坡.坡折带往往控制着构成重要储层的台缘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的发育和分布.晚奥陶世晚期盆地东南缘强烈隆起,塔中古隆起东段随之隆升并由东向西掀斜,形成由东向西倾沿的鼻状古隆起带.早志留世和晚泥盆至早石炭世盆地中北部的古构造地貌由原来的东低西高转为北东高、西南低;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构造隆起末期沿古隆起边缘斜坡至坳陷边缘发育的低位及海侵体系域可形成重要的储集体.古隆起地貌与盆内多个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具有密切关系.从古隆起区向坳陷区可划分出高隆区的不整合复合带、古隆起斜坡边缘的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超覆不整合三角带、古斜坡与坳陷区过渡的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带以及坳陷内的整合带.削蚀不整合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可形成重要的地层圈闭,是有利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带.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矿区构造-脉岩-矿化蚀变带填图、构造专题研究和勘探资料整理和编图,厘定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阐明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的构成、样式和空间分布,提出了矿区西部SN向\"八\"字型逆冲断裂子系统,矿区中东部NE向\"多\"字型横张断裂子系统和NW-NWW向\"X\"型逆掩断裂子系统组成的复合成矿构造系统。根据矿区板理、压性断裂、岩脉和矿脉构造产状、特征和组合型式进行动力学分析。突出主构造方位和性质的演替,综合分析中三叠世以来矿区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地质事件的相互关系,重建矿区构造-成岩-成矿演化序列。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即:复合成矿构造系统控矿,控岩构造与控矿构造具有一致性和构造界面控矿,NE向控矿断裂具有明显的走向优势性, NE向矿体明显向南西侧伏和74~81线为矿区的矿化中心,缓倾斜矿体在剖面具多层次性,多阶段构造-热液成矿叠加形成矿化富集。结合上述成矿构造研究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提出了矿区深部74~81线NE向构造与NW-NWW向构造交汇部位附近,以及地表NE向主矿带两侧和近SN向矿带北端为下一步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36.
针对S-101标准电子航海图数据即将正式发布提供用户使用,新的标准对电子航海图显示比例尺进行了强制要求,而我国生产的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与之相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我国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采用情况和S-101标准对电子航海图比例尺的强制要求,研究提出了我国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向S-101标准电子航海图规定比例尺转换的方案,可确保转换后海图上重要要素的密度指标和精度指标能够符合国家强制标准《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的要求,为解决我国电子航海图由S-57标准向S-101标准转换时的比例尺对应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7.
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褶皱冲断前缘,其东段包括东秋里塔格背斜和库车塔吾背斜。野外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表明:秋里塔格构造带东段盐下发育断层转折褶皱; 盐上东秋里塔格背斜为滑脱箱状背斜,库车塔吾背斜核部为南倾逆冲断层所破坏。演化剖面显示秋里塔格构造带东段在侏罗纪断陷期发育了正断裂,其后为平静期,直到库车晚期后逆冲断层和褶皱快速发育,背斜最终形成。膏盐岩及古构造对构造变形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作为滑脱层,分割了盐下层与盐上层,导致二者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 另一方面塑性流动充填于背斜核部。由于膏盐岩的厚度差异,东秋里塔格背斜盐上发育褶皱,而库车塔吾背斜核部被逆冲断层破坏,膏盐层厚度还影响了膏盐层上下构造高点的相对位置。盐下构造的发育受侏罗纪古构造控制,进而影响了盐上构造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了揭示反转构造的成藏特征,系统总结了反转构造的类型特征、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并对桑托斯盆地的勘探实例开展了分析。研究表明,正反转构造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圈闭,其发育演化与所受的挤压应力强度相关,在轻微、中等反转阶段,主要发育挠曲褶皱反转构造,在强烈和全部反转阶段,主要表现为断层强烈逆冲反转,发育断层相关型构造;反转构造是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热体制变化和区域构造体制变化是2种主要的构造反转动力机制。正反转构造具有近源供烃,断裂-裂缝等运移通道发育以及圈闭可靠、规模大等特征,油气“生-汇-聚”时空匹配关系良好,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40.
郭进京  任留东  白瑾 《地学前缘》2011,18(3):211-220
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的古元古界滹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对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之间的华北中部碰撞造山带的形成时代和演化具有关键性的地质约束.通过对滹沱群与下伏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滹沱群沉积岩石序列组合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和已有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1)滹沱群呈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新太古代五台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