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16篇 |
免费 | 1469篇 |
国内免费 | 5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40篇 |
大气科学 | 762篇 |
地球物理 | 1448篇 |
地质学 | 1680篇 |
海洋学 | 518篇 |
天文学 | 596篇 |
综合类 | 691篇 |
自然地理 | 5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3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249篇 |
2021年 | 315篇 |
2020年 | 288篇 |
2019年 | 296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224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455篇 |
2013年 | 381篇 |
2012年 | 402篇 |
2011年 | 370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424篇 |
2008年 | 407篇 |
2007年 | 318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288篇 |
2004年 | 207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3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6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 引言近十年来冬季气候偏暖 ,每个观测员能遇到百叶箱湿球温度表结冰而进行溶冰的机会也较少 ,对正确掌握湿球溶冰时间缺乏实践经验。若溶冰时间掌握不当 ,会直接影响正点观测、发报和气表— 1的制作。现在气表的制作完全用微机进行 ,它不能执行因湿球溶冰不当而进行人工处理方法的指令。而且湿球溶冰不当 ,处理不好或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出现错情。本人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和在冬季通过多次溶冰观测试验 ,取得和掌握了湿球溶冰可读时间区间的基本方法。2 湿球溶冰可读时间区间湿球溶冰可读时间区间就是从对湿球溶冰后到湿球示度稳定可以读数作…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讨论了地球膨胀过程的初始半径R0、膨胀起始时间t0以及半径R、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反映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等膨胀基本参数的平均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的地质年龄之内,地球膨胀的初始半径R0>4619km,膨胀的起始时间t0>43.8×102Ma,膨胀过程中的地球半径R、物质分布状态参数y、转动惯量I、地表重力加速度g和表面积S随时间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dR/dt=4×10-4m/a,dy/dt=-6.7×1012/a,dI/dt=8.49×1027kg·m~2/a,dg/dt=-1.23×10-10kg·s-2/a和ds/dt=6.41×104m2/a。地球膨胀过程中的半径平均增长率,是首次用天文学方法研究得出,且该值介于其他作者用古地磁、古地理等方法所求得的地球半径增长率若干数值之间。 相似文献
73.
74.
深圳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深圳居民日常行为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资料为基础,聚焦于国内地理学研究尚处空白的居民夜间消费活动,分析了城市居民夜间消费的总体特征与时空特征。深圳居民的夜间消费活动普遍比较活跃,并以购物、餐饮及娱乐休闲为主;但平均消费时间并不长,消费频率也较低;西方国家城市中出现的夜间消费深夜化现象并不明显。夜间消费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现象,并且形成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圈层结构,即1km圈层的基本空间、5km圈层的主要空间和10km圈层的日常空间。另外,不同夜间消费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也比较显著,形成夜间购物(平均距离为2km)、夜间餐饮娱乐(平均距离3km)、夜间体育健身与商务应酬(平均距离3~5km)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5.
石爱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1):33-33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在该综合业务平台上已实现全国所有固定作业点的飞机、火箭、高炮等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显示,还基本实现组网雷达基数据的实时屏幕显示和一定延迟下的RHI剖面分析功能,用静止气象卫星高时间分辨率和大范围覆盖数据反演云降水粒子信息的准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为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变形进行有效预测,提出了一种惯性测量参数的多维时间序列分段模式的变形预测方法。首先采集MIMU测量单元信号,建立MIMU时间序列的AR模型,采用Kalman滤波进行信号处理;然后把处理过的数据分为不同数据段,设第一段数据为基准段,把后采集的数据段与第一段数据进行相似度量,计算相似度,预测变化规律;最后采集不同车辆通过大桥时的MIMU信号,处理数据结果能够反映大桥变化规律,说明变形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9.
基于中国大陆GPS观测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获得的站点位置,由三角形法通过反演逐年推算中国大陆年微动态应变场. 结果显示,研究区年微动态应变场大致以南北地震带为界. 西部地区存在方向大体一致的年主压应变优势分布方向, 方向自西向东、 由近南北向转为北东向,与近代应变场的方向一致,表明西部地区变形主要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进和西伯利亚地块相对南推形成的,且整体上仍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东部大部分地区不存在年主应变的优势分布方向.年最大剪应变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变化范围从4.13times;10-8~7.0times;10-10, 总体上西部大于东部. 同一区域年最大剪应变的多年变化表明,西部变化大,东部变化平缓. 年面膨胀显示,研究区大部分为压缩区,且同一区域的多年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