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31篇 |
免费 | 1875篇 |
国内免费 | 9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14篇 |
大气科学 | 1194篇 |
地球物理 | 1903篇 |
地质学 | 2594篇 |
海洋学 | 712篇 |
天文学 | 633篇 |
综合类 | 915篇 |
自然地理 | 1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4篇 |
2023年 | 292篇 |
2022年 | 376篇 |
2021年 | 430篇 |
2020年 | 381篇 |
2019年 | 378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12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573篇 |
2013年 | 476篇 |
2012年 | 500篇 |
2011年 | 498篇 |
2010年 | 511篇 |
2009年 | 558篇 |
2008年 | 555篇 |
2007年 | 460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400篇 |
2004年 | 310篇 |
2003年 | 265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255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197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92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2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针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选取3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参考框架以及考虑不同相似转换参数对测站速度场、年周期项及残差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陆这样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观测的GPS网,采用全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更加稳定,对转换参数选择不太敏感;但采用区域框架,特别是接近研究区域的小区域框架能够反映出更显著的区域形变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其动力学机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3.
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的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模型定阶与系统稳定性检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析数据趋势项提取的AR模型方法,编写了C语言计算程序,实现了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周期项提取的差值法,建立ARMA分析模型,对变形预测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变形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55.
在回顾国内外峰林喀斯特研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的新观念。即峰林喀斯特系统内各类地形的形成与发展在时间上可以同步。这种“同时态多样化”是由于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强度、数量与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和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系统间各部(子系统,还必然存在相互协同的内在联系。虽然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具体差异,在系统形态(或子系统)组成上常常出现破缺。但同时态多样化,乃是自然界各种“演化着”的开放系统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56.
研究抗差估计和稳健估计粗差探测IQR准则的粗差剔除算法以及缺值点插值的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以中国3个CORS基准站从1999-03-01—2009-12-31日的单天解GPS高程时间序列为对象进行粗差探测与插补的试验。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IQR准则能更有效地探测和剔除粗差;三次样条插值当连续缺失历元超过5~10个时插值结果易发生扭曲;低次正交多项式拟合的结果稳定,一般选择2~3次拟合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当连续缺失历元达3个月时,正交多项式拟合后的曲线与序列趋势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7.
基于时序MODIS NDVI的黑河流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其时序数据也已成为基于生物气候特征开展大区域植被和土地覆盖分类的基本手段。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即通过提取NDVI时间信号所包含的植被生物学参数,构建起一个包含植被生物学信息的分类特征空间。利用2006年重建得到的MODIS NDVI 16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并结合1 km分辨率的DEM数据、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辅助数据,综合分析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对应的时序NDVI谱线及其第一、二谐波的特征阈值,建立决策树对黑河流域的土地覆盖开展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序MODIS NDVI谱线特征的决策树分类精度为78%,Kappa系数为0.74。利用1 km时序MODIS NDVI时间序列获得较为准确的黑河流域土地覆盖类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59.
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活动与油气资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海洋极端环境下微生物参与油气资源形成和演化的潜在机制, 进行了现代海洋热泉和冷泉等环境中微生物类型分析和生物量估算, 探讨了极端微生物活动和油气资源的潜在关系.认为海洋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类型主要为细菌和古细菌, 热泉微生物群落主要为异养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 冷泉微生物群落主要为ANME-2族的厌氧甲烷氧化古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和ANME-1族厌氧甲烷氧化古菌.这些极端微生物利用CH4和H2S等气体进行能量固定, 有较高的生物丰度和较低的分异度, 具有垂向和水平分带性, 并能营生一套独特的宏体生物.极端微生物活动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油气资源的形成和改造, 示踪海底油气资源的变迁.对于探索地球早期海洋微生物活动与油气资源形成, 寻找地史时期或华南地史早期烃源岩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