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1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1085篇
大气科学   725篇
地球物理   1166篇
地质学   1332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565篇
综合类   556篇
自然地理   57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51.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八宝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宝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北翼岩层倾角达60°~80°,南翼倒转,矿区断层较多,三维地震叠后时间偏移成像困难,为此进行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外理。在本次地震资料处理中,选取偏移孔径为5000,依据CRP道集拉平程度确定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以区内CMP道集内的炮检距分布情况确定最大、最小炮检距和炮检距增量,并将反假频距离确定为CMP间距的1~1.5倍。通过对比叠前、叠后时间偏移剖面,可以发现叠前时间偏移剖面能够较好地反眏深层构造及大倾角地层情况,其信噪比较高,地震剖面同相轴连续性好,断点清晰,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52.
李华平 《安徽地质》2009,19(1):78-80
从GPSRTK技术在高山地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快速静态和GPSRTK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作业时间以及定位的精度,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强质量控制。采用GPS快速静态GPSPTK相结合定位技术的精度及效率在黄山风景区像控工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53.
论VAM的适宜时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直角观测(vAM)的质量与作业时间有关.通过对大气折光角及其起伏的日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动态照准误差确定vAM的有利与不利时间的方法.与传统的观点相比较,采用该法确定的适宜时间将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4.
GPS方位角及其在导线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三、四等和一级导线测量为例,针对利用GPS技术测定导线已知方位角中诸如应满足的精度、应遵守的基本技术规定、起算点坐标的联测、方位角系统转换及对导线的作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55.
刘云刚  叶清露 《地理科学》2013,(9):1029-1036
从路径创造和尺度政治的复合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惠州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了梳理,探讨惠州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路径创造及其中的尺度政治。惠州区域发展中存在由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的转变,并且尺度政治是实现路径突破的主要策略。在惠州发展路径创造的尺度政治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尺度上推的能动主体,而中央政府则掌握着对尺度体系的控制权力。珠三角核心区利用自我强化的结构性作用建构尺度固定,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劳动分工结构;而作为外围地区的惠州则动员外界组织、组建外部联盟进行尺度上推,并由此实现了发展路径的创造。广东惠州的案例研究发现边缘地区可以通过尺度政治的策略尝试打破由中心地区支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这一结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及路径创造理论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基于MODIS 500 m分辨率数据,利用MODTRAN 4+模型和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的波段比方法反演雪粒径,建立1个消融期内的雪粒径变化的时间序列,通过采集七一冰川上设立的观测点对应时间段内雪粒径验证MODIS模拟的雪粒径值,结合位于观测点附近的气象站的气温数据,探讨气温对雪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雪粒径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趋势;模拟的雪粒径普遍高于实测的雪粒径值,因此反演模型需要约为1.1倍的校正因子;气温对雪粒径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57.
冯贻翔 《地理教学》2013,(21):16-20
一、引言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足见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新课标注重地理学习实用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涉及面广,且更有深度。加上新课改后教学时间缩短,所以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对于高中地理老师来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58.
Statistical models using historical data on crop yields and weather to calibrate relatively simple regression equations have been widely and extensively applied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have provided a common alternative to process-based models, which require extensive input data on cultivar, management, and soil conditions.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had been conducted to review systematically the previous statistical models for indentifying climate contributions to crop yiel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main statistical methods, i.e., time-series model, cross-section model and panel model, which have been used to identify such issues in the field of agrometeorology. Generally, research spatial scale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using statistical models, including site scale and regional scale (e.g. global scale, national scale, provincial scale and county scale). Four issues exist in identifying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crop yields to climate change by statistical models. The issues include the extent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 non-climatic trend removal, colinearity existing in climate variables and non-consideration of adaptations. Respective resolutions for the above four issu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section of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of statistical models finally.  相似文献   
959.
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后产量下降,准确预测见水时间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开发及配产方式、提高边水气藏采收率.考虑水侵速度、储层倾角及气相非达西效应等因素,建立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计算P边水气藏W井的见水时间,与未考虑水侵速度等因素的见水时间对比,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侵过程中,水质点向井底移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960.
We obtained a catalog of early aftershocks of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by examining waveform from a nearby station MDS which is 30.2 km far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and then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aftershock rate and time. We used time-window ratio method to identify aftershocks from continuous waveform data and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the catalog provided by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CENC). As expect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arthquakes is missing in CENC catalog in the 24 h after the main shock. Moreover, we observed a steady seismicity rate of aftershocks nearly in the first 10,000 s before an obvious power-law decay of aftershock activity. We consider this distinct early stage which does not fit the Omori law with a constant p (p - 1) value as early aftershock deficiency (EAD), as proposed by previous studie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ain shock rupture process is different from aftershocks' processes, and EAD can vary in different cases as compared to earthquakes of strike-slip mechanism in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