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2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o recognize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areas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the reservoir watershed.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ll take different scores and weighting for the potential parameters of the landslide areas in the Tsengwen reservoir watershed, and in the meanwhile, we‘ll extract the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the slope, aspect, altitude, soil and geological textures etc., and the results shown as maximum one-day rainfall, ratio of forests and average relief is the most affecting parameters on the potential risk map of landslide areas.  相似文献   
72.
用于大范围虚拟地形环境的动态场景管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超大规模的地形数据不可能在开始阶段全部载入内存进行3维场景渲染。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范围海量地形数据3维显示的动态场景管理方法,该方法按照规则网格贴片对虚拟场景进行剖分,在漫游时根据视点参数建立可见和潜在可见缓冲区来确定当前应该调度和进行渲染的网格单元;在场景漫游时对各个规则网格单元建立具有多细节层次的四叉树,实现了对整个场景的多细节层次渲染。  相似文献   
73.
刘贤赵  王巍  王学山  杨文 《测绘科学》2008,33(1):163-166
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为土地定义为建设用地,利用2004年TM影像得到烟台沿海区县建设用地数据。用缓冲区分析提取乡镇水平上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数据,缓冲半径从100m到2000m,利用ArcView空间分析功能对建设用地比率、人口密度、河网等级和水质进行叠置分析,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烟台沿海区县28个水质监测站各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共同作用可以解释85%以上的水质参量模型,反映城市化的建设用地比率比人口密度能更好地解释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大多数水质参量的最佳模型出现在2000m的缓冲半径上,表明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研究区域水质的首要因素。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基于出行时间的缓冲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欧氏距离缓冲区分析在选址应用中的不足,将路径思想引入缓冲区分析中。以商场选址为例,分析、定义了路径时间、出行时间的概念和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出行时间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实现算法和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基于出行时间的缓冲区分析在选址分析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岛屿综合的内容和原则.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Based on the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s derived by Copeland (1985), a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unstag- gered grids. A composite 4 th-order Adam-Bashforth-Moulton (ABM) scheme is used to solve the model in the time domain. Terms involving the first order spatial derivatives are differenced to O ( Δx )4accuracy utilizing a five-point formula. The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proposed by Kirby and Dalrymple (1986) is used to consider the nonlinear effect. A numerical test is performed upon wave propagating over a typical shoal.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numerical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s the present model. Bio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s are also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77.
刘远刚 《东北测绘》2007,30(6):82-83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本文讨论了GIS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为解决双线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的途径。首先,介绍了平行双线基本算法,然后在重点分析了算法中所存在的异常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失真和自相相交两种异常问题制订了合理地解决方案,最后编程测试其效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由于工程施工会扰动地表,产生弃土石渣,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到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故亟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获取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系列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采用GIS缓冲区分析和趋势分析定量研究了6年来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湖北段工程周边10 km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与野外调研获得水土保持监测实测数据互为验证.  相似文献   
79.
南海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为维护南海领海主权与国家利益,需要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理与经营。南海海域热带风暴频发,热带风暴带来的灾害严重危害岛礁的经营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以1977—2012年热带风暴数据为基础,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空间拓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海海域及其岛礁近35 a来受热带风暴影响的状况及规律,以期为国家在经营管理南海诸岛时规避热带风暴灾害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东沙群岛至中沙群岛一带洋面(18°N~21°N,116°E~122°E)是南海海域受热带风暴影响最频繁的地区;2热带风暴对南海岛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1月);3在南海诸岛中,东沙群岛受热带风暴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中沙和西沙群岛,而南沙群岛受热带风暴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0.
廊道效应是交通网等产生的、由中心轴线向外随距离增大而逐步衰减的效应。目前,城市交通网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廊道效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的对城市交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人们出行越来越多采用的交通工具——地铁。因此,以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运用GIS和RS分析了广州地铁对番禺区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先分别建立地铁线和地铁站点的缓冲区,再分别提取距地铁500 m,1 000 m和2 000 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信息,最后研究广州地铁沿线和沿站点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广州地铁线对番禺区的土地利用还没有明显的廊道效应,但广州地铁站点却对番禺区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