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80篇 |
地质学 | 15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4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选择台湾集集地震和美国北岭地震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考察了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引起的两种不同速度脉冲运动对单自由度体系和长周期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反应谱分析表明,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对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是随结构周期变化的.在中短周期段,含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值大于含滑冲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值;而在长周期段,含滑冲效应地震动的谱加速度大于含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的谱加速度值.并且,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相比,含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建筑的地震响应显著增大.滑冲效应引起的速度脉冲使隔震建筑底部的层间变形和楼层剪力明显增大,这意味着滑冲效应脉冲比向前方向性效应脉冲对长周期建筑结构的破坏更具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2.
133.
基于数值格林函数法的近场强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以1994年Northridge地震断层面上位错量的不均匀分布模式和该地区的地层剪切波速度结构为震源模型和计算模型,做了两个方面的模拟研究:(1)直立走滑断层(断层倾角为90°)情况下,模拟分析了有限断层单侧破裂模式和双侧破裂模式对强地震动特征——破裂方向性和上盘效应的影响;(2)对于倾斜断层(倾角为45°),模拟分析了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情况下,单侧破裂模式对其强地震动主要特征——破裂方向性效应和上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破裂方式直接影响着地表地震动峰值和矢量分布;在近场区无论直立断层还是倾斜断层,其地表地震动峰值分布所表达的破裂方向性效应显著,位于破裂传播前方的地震动强度大,反映了波前被压缩的趋势,破裂后方地震强度明显变小;倾斜断层引起的上盘效应明显,NS向分量和竖向分量的地表地震动峰值的最大值出现在上盘靠近断层迹线处,EW向分量的峰值在断层迹线两侧呈不对称分布,且逆断层引起的地震动峰值最大,走滑断层的次之,正断层的最小. 相似文献
134.
一、关于徐波司长的讲话大家认为司长的讲话全面深入,在系统和客观地总结过去一年勘察设计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的一些战略部署,提出了九项任务,切中了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一些要害问题,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二、关于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一)大家认为质量管理与市场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在加强质量管理和严格市场管理两个方面协调联动,抓出成效,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水平。现在市场行为的不规范是造成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二)要加大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勘察设计单位和个人的依法处罚力度,特别是对违反强制性条文的…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美国南加州地震委员会(SCEC)Steven Day博士提供的三维有限差分断层瞬态破裂动力学模型(3D-FDM),以1976年唐山M_S7.8地震为例,从简化的断层双侧破裂模式出发,对该地震发震断层的动态破裂过程及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计算.研究区域为围绕发震断层200 km×140 km×40 km(深度)的长方形块体组成,模拟计算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200 m和0.012 s,形成的空间网格节点数为1051×701×201.在DELL小型上作站上,我们实现了对源程序的移植和并行计算.同时,通过引进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模拟数据进行了3D/4D解释分析.另外,在对源程序修改过程中,实现了对京津唐地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地震波传播以及地面运动模拟的真实性,并讨论了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对近断层地表运动的影响.最后根据初步研究结果结合京津唐地区活动断层构造特征,对唐山M_S7.8级主震后随之而来的1976滦县M_S7.1级余震及宁河M_S6.9级余震的动态触发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受主震破裂方向性作用的影响,使得主震对后续两个较大余震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的峰值在断层的走滑方向上较大,为2~3 MPa,在逆冲方向上较小,为0.1~0.2 MPa.即唐山主震的发生使得其周边的应力场有一个瞬态的应力调整,唐山主震对后续余震的发生有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6.
城市区域热辐射方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把握其热辐射特征对于研究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和城市热岛具有积极的意义.相对于自然地表,城市区域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热辐射方向特征,但这方面的研究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来.对城市区域的航空遥感和地表观测试验均揭示,城市区域热辐射方向性与太阳-地面目标-传感器几何关系、城市形态与结构、地面目标物理性质等密切相关.同时,为描述城市区域热辐射方向性,辐射温度三维格局模型、几何模型以及辐射传输模型都相继建立起来.从热辐射方向性的试验观测、模型建立及其与城市热岛关系等角度入手,系统回顾了城市区域热辐射方向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7.
基于芦山MS6.1地震的61组强震动记录, 分析近场强震动记录的幅值特征、水平向地震动强度的空间分布; 将近场台站加速度反应谱值与NGA-West2和ZYLW22模型的预测中值进行对比; 结合实际观测值与ZYLW22模型预测中值的对比、事件内残差的分布, 检验此次芦山MS6.1地震是否符合西南构造活跃区主震的地震动衰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1)近场台站记录的地震动强度均小于中国地震局划定地震烈度相对应的值; (2)空间分布显示断层破裂前方(震中北东向)的反应谱值大于相同距离处的破裂后方, 在长周期表现的更为明显.断层破裂前方的水平向SA在短周期大于NGA-West2和ZYLW22模型的预测中值, 而断层破裂后方的水平向SA在整个周期范围内与ZYLW22模型的预测中值相差不大, 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较为显著; (3)ZYLW22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芦山MS6.1地震大多数水平向地震动.构造活跃区和稳定区的地震动衰减速率不同, 西南地区应按构造活跃区和稳定区分别进行地震动预测方程研究, 并需进一步考虑震源破裂方向性以及盆地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138.
解读了地震科普中易被误解的一些地震学概念问题:①地震来了,真的是纵波(P波)先到,感觉上下振动,然后横波(S波)到,感觉左右或前后水平方向振动吗?②震级是按地震波能量分级来刻画地震大小的吗?③地震波能量就是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吗?④宏、微观地震参数有时为什么相差那么大?是误差问题,还是参数定义就有差异?⑤汶川地震地震动衰减的方向性那么强,成都市区遭受破坏相对较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发射辐射的方向性,建立多角度观测物理模型;以燃烧竹炭作为小面元高温目标,在暗室条件下使用ASD FieldSpec3光谱仪对高温目标的辐射亮度进行多角度观测和分析。仅使用一台光谱仪无法同时获取多个角度的观测数据,且以不同角度观测时,高温目标温度发生明显改变,本文采用一种自定义的降温模型计算多角度观测的参比辐射亮度,并提出一个概念-辐射亮度比(多角度辐射亮度/参比辐射亮度),用以消除高温目标降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模型精度很高,辐射亮度比这一概念很好地刻画了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辐射的方向性,余弦函数、傅里叶级数均可实现对辐射亮度比随角度变化的高精度拟合。 相似文献
140.
目前可遥感反演的海上风能参量主要为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缺乏对风能方向性参量的反演。本文建立了以风向频率、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核心的风能方向性参量体系及相应的反演方法,使用2007年—2016年ASCAT星载散射计观测数据进行了反演实验,并利用海上现场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比较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对反演方法的数据量需求和误差传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0%的反演结果通过了所有的同一性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准确反演所需的最小数据量分别为350条和800条;遥感反演的风速风向数据的误差使得最终反演的风能方向性参量趋于离散,真实的风能方向分布越集中,对其影响越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