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4篇
  免费   2670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测绘学   727篇
大气科学   578篇
地球物理   5265篇
地质学   4258篇
海洋学   54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94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19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31.
不对称地形的大气折光反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大气的近似分层理论,结合大气折光改正的计算模型和传统的折光反演方法,提出一种可以不测温差、直接利用同时观测的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反演不对称地形的大气折光系数的新方法,并且介绍相关的试验与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在利用GPS观测电离层TEC和反演上电离层剖面过程中,如何选择最适宜GPS星,如何计算卫星有关参数,如何计算卫星到测站间斜向TEC等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剖面反演实例。  相似文献   
133.
在简要介绍了川滇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构造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观测数据同时用于反演的合理性和物理意义,利用1998~2000年观测的9个测点位移数据和1986年以前所测的10个主应力方向数据,将边界力和相对权比λ作为待反演参数,并考虑了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特性,进行了弹性有限元数值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现今川滇地区的构造活动主要力源仍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作用也不可忽略,这一结论说明了该地区现今构造运动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4.
逆冲拆离断层系统又称薄皮构造,一般可分为根带、中带、前锋带及外缘带四个部分。其前锋带又可划分出滑脱型、褶皱型、前冲型和反冲型等几类构造样式,各类构造样式还可再分成若干种。例举了各种中国西部存在的典型构造样式。在库车盆地还发现双重滑脱逆冲拆离断层前锋构造存在,在其他盆地仅发现单层逆冲拆离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逆冲滑脱拆离断层前锋带构造环境中油气丰富(典型的如克拉2气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5.
136.
了解地震事件沿着发震构造重复发生的过程是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对地应力变化的静态以及动态分析,研究了由地震破裂引起的断层相互作用和触发作用,启发这项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的假定是:地震扰动断裂带附近的应力状态能激发或延滞其后的地震破裂。  相似文献   
137.
There are many thrust-related structures occurring in the Paleozoic strata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e fault-related folds are the typical structure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se struc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ese structures of the Miboshan Formation were formed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strata underwent about three stages of deformation: (1) horizontal shortening, (2) folding, and (3) thrusting. And the fact that the Niushou Mountain is the leading edge of an old thrust sheet was proved, the Niushou Mountain, the Daluo Mountain and the Xiaoluo Mountai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front part of this old thrust zone, so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the Ordovician strata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Ningxia now are likely allochthons. In the period from middle Ordovician to Devonian, the area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Ningxia belonged to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of North Qilianshan orogen, which was adjacent to the continent in the north.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early Paleozoic period, the Niushou Mountain was formed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相似文献   
138.
阐述了在岩体断层加固和溶洞处理中的高压灌浆技术,分析了高压灌浆的作用机理,灌浆压力控制的方法,介绍了高压灌浆在水利枢纽工程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9.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 that five regional fault sys-tans occurred in the Qaidam and adjacent nment.qin belt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se fault systems are: (1)north Qaidam-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 (2) south Qaidam-East Kunhm Mountain fault system;(3)Altu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4) Elasha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5) Gansen-Xiaochaidan fault system.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controll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faults within the basin,the migration of depocen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accmnulation belt.  相似文献   
140.
陈洪滨  林龙福 《大气科学》2003,27(5):894-900
为了能在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微波被动遥感探测大气温度廓线,并保持一定的地面空间分辨率(如视场小于60 km),就需要使用高频微波及大天线.欧洲和美国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上都已考虑采用118.75 GHz附近通道.为了充分了解118.75 GHz附近通道遥感反演温度廓线的能力,为仪器研制及今后资料的解释反演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作者开展了采用118.75 GHz附近六个通道遥感反演大气温度廓线的数值模拟研究.统计反演的数值试验表明,118.75 GHz附近六通道对温度垂直分布有一定的遥感反演能力;温度反演较好的层次对应于权重函数峰值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