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39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68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径向速度场中及时准确地发现逆风区,对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逆风区在雷达径向速度图中的物理图像特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实现了逆风区自动监测识别.首先,以雷达图像色标为依据,采用阈值法分别获取正、负速度区域二值图像,再对2幅图像分别进行形态学运算,然后将上述4幅图像做交叉逻辑运算,得到逆风区监测识别结果和相关参数.通过在2005-2011年长沙雷达站47幅根据实况进行人工标注后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像上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对逆风区可以进行快速准确识别,与人工标注结果比较准确率可达89%,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现有滤波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式算子各自的优点,提出基于点云空洞修复和TPS变形模型的数学形态学机载LIDAR点云滤波,该方法首先提取和修复由水域造成的大面积点云空洞,采用多尺度形态学开算子作用于修复的数据,得到近似裸露地表面;然后利用2D空间的TPS变形模型,以近似地表面为基础,插值原始点云,根据插值与原始点云高程的差值大小去识别地面点和非地面点。通过定量分析,验证该方法不仅有较高的滤波精度,而且也能较好的保留裸露地表的细节特征,同时该方法有助于辅助人工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43.
以Visual C++为依托平台,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加载显示,以数学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影像进行直方图绘制、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操作,最终实现轮廓的提取。  相似文献   
44.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 2O、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 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45.
46.
W检验法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态性检验在数学地质、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化探标准样定值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如果不具备样本仅在峰度或偏度上偏离正态的先验信息,国家标准规定只能作无方向的正态性检验,并规定用W检验法(容量3到50)及D检验法(容量51到1000)。这是两个专用性的正态检验法,它们都抓住了正态分布的某些特点,检验效果比传统的X~2检验法及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突出,因而取代了它们。本文仅介绍W检验法(在许多文献中称之为“夏皮罗-威尔克正态检定法”)。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陈赞廷  可素娟 《冰川冻土》1994,16(3):211-217
本论述了黄河下游冰情特征、凌汛灾害、防凌措施及应用冰精数学模型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的研究。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有的年份,三封三开,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冰情变化非常复杂。本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及水力学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建立了一个冰情数学模型,用来进行冰情预报和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