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0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3200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775篇
地质学   717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511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以政府和市民为主体,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无线数据通讯,GIS,地理编码等信息化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单元网格,管理部件,  相似文献   
82.
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自1999年建成以来,记录了大量地震波形资料,从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云南省及邻区共发生ML≥4.0地震168次,对这些地震的震级重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云南省的区域地震,近震的体波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之间不满足昆明地震台网多年使用的MS=1.13ML-1.08这一换算公式,且发现ML也不一定大于MS。  相似文献   
83.
在对传统的分层设色晕渲理论应用于城区DSM的可视化技术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程直方图的自适应高程分级方法。该方法通过高程直方图研究城区地形、地物的高程分布及变化特征,自适应建立高程带分级模型。实验表明,提出的晕渲图制作方法兼顾了地貌形态和地物特征的表达,成果色彩过渡自然,层次清晰,地形、地物区分明显,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基于VRMap平台上的电子沙盘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强  沈颖  王晓鹏 《现代测绘》2005,28(2):9-11,22
通过与国内外数字沙盘制作方式及功能的比较,详细介绍了数字沙盘研究方面的一些方法,并以中原油田数字沙盘的研制为例,选择北京灵图公司的VRMap2.3软件作为平台制作中原油田数字沙盘,为油田开发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85.
86.
87.
选取首都圈地区红山、昌黎、怀来、昌平流村、密云牛栏山等11个地震台的数字电磁波资料,利用最大熵谱法,对其分钟值和时值资料进行谱成分分析,发现数字电磁波日变化12 h半日波和24 h全日波的成分较强。通过环境调研和对比分析,总结数字电磁波的常见干扰源为地电阻率干扰和地铁干扰等,干扰形态分别为地电阻率供电时段5 min左右的远超数字电磁波本底的扰动和地铁运行时段的正脉冲变化。  相似文献   
88.
数字滤波器的频谱窗和噪声压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傅里叶理论导出了数字滤波器的频谱窗,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导出了数字滤波的噪声压缩度。通过对二项式系数数字滤波器和多项式系数数字滤波器和频谱窗和噪声压缩度的分析,发现前者对噪声具有较强的压缩作用,同时能保持信号的凹凸性,是一种优于后者的数字滤波器。  相似文献   
89.
自200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数字城市建设的社会化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数字城市模型能较好地从多角度体现城市的立体景观,较直观且真实地还原城市风貌,为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民众出行带来便利。其中,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过程中,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学者的关注,其在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阶段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我国数字城市三维建模过程中的应用概况,深入探究了其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并对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丁秋琴  苗春兰 《地震》2011,31(3):143-14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