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0篇
  免费   7297篇
  国内免费   3769篇
测绘学   11892篇
大气科学   2867篇
地球物理   5701篇
地质学   10418篇
海洋学   2747篇
天文学   505篇
综合类   2713篇
自然地理   4173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1024篇
  2023年   1470篇
  2022年   1590篇
  2021年   1760篇
  2020年   1533篇
  2019年   1582篇
  2018年   1252篇
  2017年   1285篇
  2016年   1353篇
  2015年   1512篇
  2014年   2034篇
  2013年   1696篇
  2012年   1883篇
  2011年   1802篇
  2010年   1773篇
  2009年   1786篇
  2008年   1796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367篇
  2005年   1272篇
  2004年   1252篇
  2003年   1161篇
  2002年   1090篇
  2001年   948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44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64年   17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针对智能移动终端的GPS定位位置和用户在终端输入的搜索关键词,设计了一种综合性的空间关键词索引框架,该框架利用倒排索引进行文本索引,利用四叉树索引进行空间索引。基于该综合索引框架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高效准确的POI搜索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和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从数据库中获取到相关度尽量高的结果,从而提高地图搜索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当前海底三维建模流程中的关键技术,为建模人员提供指导。海底三维建模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内容建模和基于点状地形数据建模。前者模型精确,视觉效果较好,但建模速度较慢,适合于小范围建模;后者建模速度较快,且满足海底大范围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在海底三维建模中,对于小物件,采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而大范围的海底地形,采用基于点状数据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4.
SWA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影响较大的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模拟预测各种管理措施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给的影响,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等。本文通过对SWAT模型的发展历史及该模型在水文、气候变化、非点源污染和输入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等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模型的优势,以及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SWAT 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主要侧重于水文及非点源污染研究,研究多是以模型作为手段,改进工作不多,建议今后根据研究区域的需要,对模型作相应的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6.
西安地铁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及对城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才辉  李宁 《岩土力学》2011,32(Z1):538-0544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3种预测公式对实测地表沉降值进行拟合,得到了沉降槽形态参数。利用拟合参数,借鉴“刚度修正法”原理对地铁下穿城墙施工诱发其基础的沉降进行预测,并建立城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城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能力和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eck公式能较好地描述地表沉降特征;考虑后期蠕变和固结作用,盾构施工所诱发的城墙基础最大沉降量不得超过20 mm,期望对后期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及其对建筑物的响应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7.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AnnAGNPS) is used to help evaluate a watershed response to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control water quality. However, AnnAGNPS version 3.5 does not contain features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a riparian buffer (RB) system on water quality. The Riparian Ecosystem Management Model (REMM)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riparian buffer systems on water quality. However, frequently the lack of measured upland loadings that are required by REMM simulation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REMM. To address this data gap,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tegrate AnnAGNPS with REMM for RB system simulation. AnnAGNPS was used to simulate water and sediment loadings from an upland field into a three-zone RB system at the Gibbs Farm located in the Georgia coastal plain. These AnnAGNPS outputs were used as the inputs to REMM. REMM was used to simulate water and sediment movement along the riparian buffers. The AnnAGNPS simulated amount of annual runoff at the edge of the field was close to observed amounts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of 0.92). It is believed that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sand was removed from the runoff one meter into the grass buffer where the samplers were located; therefore, sand was excluded from the AnnAGNPS simulation for comparison with observed sediment. Excluding sand, the AnnAGNPS predicted amount of annual sediment matches the observed amount fairly well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of 0.46). In addition, based on evaluating the percent reduction of sediment at each zonal interface, the AnnAGNPS/REMM model well simulated the function of the RB system to reduc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08.
以木孜塔格峰地区为研究区,从不同坡度、坡向的样方内测量雪深和采集光谱,通过分析归一化差分雪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NDSI)、反照率、HJ-1卫星的红外波段反射率与雪深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适用于HJ-1星的积雪深度反演模型,估算出2012年4月14日-25日木孜塔格峰地区的雪深时空变化,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照率反演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92;通过NDSI阈值区分混合雪盖像元和积雪像元,雪深估测精度可达92.78%。冰川区的反照率、NDSI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和0.733,且高海拔带反照率值明显高于低海拔带的反照率值。受西风带降雪的影响,非冰川区的北坡雪深值较大;西坡、南坡次之;东坡最小,且雪深最大值出现在坡度约等于10°处。雪深估测的相对误差随着样地的坡度增大而增加,坡度为15°时相对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9.
双节点有限元模拟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桂芝  王庆良 《地震研究》2005,28(2):189-192
结合位错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对介质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直立走滑断裂地震水平位移场不对称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两侧介质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横向不均匀性,均可以引起直立走滑断层同震破裂及地震位移场的不对称性,其中,断层两侧介质的剪切模量比(刚度比)对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不对称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基于MODIS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热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MODIS地温数据,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造成的区域性大范围温度升高现象,即区域热岛现象。分析结果表明,MODIS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地表热环境的变化。不同下垫面的温度差异是形成区域热岛的基础。在大规模连片的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用地的周边区域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地表温度也相应升高,从而造成了区域大面积的温度升高,形成了区域热岛。从空间形态看,区域热岛的空间格局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布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大城市或城市连绵区往往是区域热岛的中心。城市连绵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热岛现象十分明显,而位于研究区的西南和东北方位的城镇分布比较分散,对应的区域热岛现象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