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35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21.
本文提出了大气重力波触发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并导致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理论.重力波作为外部扰动派触发等离子体扰动,这种扰动在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作用下继续增长,经过400s扰动幅度就能增长到50%,经过700s后幅度趋近100%,即为完全的等离子体泡.由于E区的影响,赤道扩展F主要出现于晚上.本文的理论阐明了重力波与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相互作用的性质,揭示了大尺度赤道扩展F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622.
本文对箕状盆地进行成因分类,并对比了不同尺度的盆地和凹陷.讨论了其成因机制,事实证明具有相似形态的箕状盆地可以有多种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623.
已有的前兆模型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从完整岩石的破裂试验为基础,得出破裂区(震中)附近完全一致的前兆曲线;另一类以数理理论为基础,推得震源区附近有力学性质不同的区域,而同一性质的区域有与构造应力同步的前兆曲线。由于它们的前提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没有考虑孕震区中原有裂纹的存在,这些前兆模型似不能很好地说明许多震例中的复杂的前兆现象。本文在“构造地震的局部内应力源模式”和“失稳破裂与蠕裂”两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由于震前蠕裂所产生的应力场的时空变化而感生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624.
岩石裂纹扩展速度的研究与地震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肥东大理岩的预制裂纹三点加载下的扩展速度的测量,模拟已有断裂再次经受应力变化时,断裂的扩展情况。试验结果给出了大理岩稳态扩展速度为1.1×10-5~2.8×10-4m/s,失稳后的扩展速度为5×101~1.2×103m/s。同时还给出了失稳后扩展速度的分布,并用断裂力学止裂观点对此作了解释。对裂纹扩展与地震孕震过程的关系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5.
基于扩展集合操作的频繁项集挖掘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集合操作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扩展集合操作的最大频繁项集生成算法FIS-ES,并从理论上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验表明,在最小支持度较小的情况下,FIS-ES算法比Apriori算法具有更快的挖掘速度、更少的空间占用等优点,与Apriori有很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26.
进一步分析了第I部分中提出的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1]。讨论了由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得到岩石宏观渗透系数的方法。为了利用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对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进行分析,引入了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用以对岩石的细观损伤和裂纹的扩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讨论了细观统计渗流模型与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的联合分析方法。对Lac du Bonnet花岗岩损伤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可以较精确地描述裂纹充分贯通前岩石渗透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627.
高光谱数据在Oracle中的存储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光谱遥感作为遥感的前沿技术,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数据积累日益丰富.随着定量化遥感渐渐成为关注的核心,很多领域都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能存放高光谱数据、功能性强、使用方便、易扩展、与本领域应用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针对高光谱数据特性以及处理和管理的需要,文中提出了基于Oracle数据库的面向对象的高光谱数据管理模型,从而便于高光谱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并基于高光谱数据库进行了SAM分类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8.
基于1975年的MSS影像、1990年、1999年和2002年的TM影像,结合其它相关图件,以遥感和GIS手段对乌鲁木齐用地扩展的数量、土地利用结构、景观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市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规模、强度、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1965年和1975~1990年间城市扩展速度较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扩展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城市扩展模式在各个阶段存在明显差异,1949~1965年表现为以老城区为中心和分散组团跨越式扩展模式,1965~1975年城市扩展一度停滞,1975~1990年城市扩展主要以老城区为中心呈组团式发展,同时沿交通线发展趋势明显,城市扩展表现为"南北带状为主、东西轴线为辅"的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多核心,多触角"发展阶段,城市网络体系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在城市扩展过程中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独立工矿点用地及园地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629.
青藏高原东部边界扩展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制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藏东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及甘孜、理塘走滑断裂上主要花岗岩体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分析, 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 并且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历史模拟, 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 从而对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的活动历史进行分析和解释. 前期活动主要反映在甘孜-理塘逆冲断裂带上, 为中新世早期20~16 Ma; 后期活动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为~5 Ma以来. 裂变径迹结果指示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是分步向外扩展的, 即上部地壳通过走滑断裂及与之相联的逆冲断裂联合作用, 在中新世形成甘孜-理塘边界, 在5 Ma迁移到龙门山边界. 藏东不同阶段的变形被内部的逆冲断裂所吸收, 不存在数百公里级的长距离走滑挤出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630.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守彪  石耀霖 《中国科学D辑》2006,36(12):1077-1083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 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成因. 反演结果显示, 板块边界力对中国大陆应力场起主导作用, 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共同推挤作用. 其中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 力的作用方向为北北东向; 菲律宾海板块作用力次之, 方向为北西向; 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方向为南西西向. 中国大陆及邻区除受到三大板块的边界力作用外, 还受到局部地区的地形扩展力和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的拖曳力作用, 其大小对应力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有拖曳力作用. 青藏高原四周的地形扩展力方向垂直于等高线, 指向高原外侧; 中国大陆地形二级阶梯的东缘, 即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到雪峰山一线, 也有地形扩展力的作用, 其作用力的方向与地势落差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