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5篇 |
免费 | 717篇 |
国内免费 | 5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3篇 |
大气科学 | 586篇 |
地球物理 | 1397篇 |
地质学 | 1251篇 |
海洋学 | 422篇 |
天文学 | 87篇 |
综合类 | 341篇 |
自然地理 | 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214篇 |
2010年 | 204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78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6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 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差值Δb图像. 同时,根据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2007年以来南段及附近区域ML≥3.8级地震的视应力. 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天全—芦山、泸定和宝兴北部等区域应力增强,而靠近汶川余震区南端的大邑地区应力水平降低. 天全至宝兴段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条件.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以南段应力水平低,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992.
993.
依据不同性质的地震信号(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面波、VSP上下行波、多次波、随机干扰等)之间在运动学、视速度和相干性上的差异,借助某种数学变换、SVD分解与重构联合、时域与频域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间接的处理手段,把要提取的目标信号或要剔除的干扰信号转换到一种相干性更好的空间域中,再进行SVD分解与重构,最充分利用SVD滤波技术特点,实现地震波场分离与去噪,而不是直接对信号进行SVD分解与重构来实现地震波场分离与去噪,这样做可有效地避免以往对SVD波场分离与去噪技术应用空间狭窄、有效信号损失严重等缺陷性. 相似文献
994.
995.
本文介绍了对时序垂直角观测值进行谱分析的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使以往对于大气折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定性认识得以定量化。 相似文献
996.
对边界层理论新结果中出现的一类奇异积分方程w(t)=∫1 t(1-s)(λ+λs+s)/w(s)ds+(1-t)∫t 0s/w(s)ds,t∈(0,1)进行讨论,并得出了上述方程在λ∈(-1/2,0)上正解存在性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997.
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地学原理,建立了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模式。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泥沙来源,计算了泥沙的数量。通过验证表明沙量的计算值与验证值两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新疆地区1990年以来的浅源地震目录,利用扩散链法去除余震,在小震空间集中度C值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C值变化量,即ΔC值的时空扫描计算方法,针对2000年以来天山地震带11次6级以上地震前ΔC值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新源—和静交界MS 6.6地震、2017年精河MS 6.6地震和20...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雷电探测定位系统观测的2008—2014年ADTD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雷电频数平均为6.12×105次/a,逐年变化趋势不明显;正地闪电流强度平均为22.22 k A,负地闪平均为-7.99 k A,正地闪电流强度是负地闪电流强度绝对值的2.78倍。2)6—8月为雷电活动频发时段,正地闪活动比例冬季却最高,秋季次之;午后雷电活动最频繁,其中12—21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约占总地闪数的79.4%;正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17.46 k A,负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7.01 k A。3)雷电活动频数和强度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较大,其中九江市辖区、南昌东南部—抚州中北部一带局部正地闪比例为9%—15%。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