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79篇 |
免费 | 1044篇 |
国内免费 | 8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29篇 |
大气科学 | 454篇 |
地球物理 | 1038篇 |
地质学 | 4137篇 |
海洋学 | 451篇 |
天文学 | 84篇 |
综合类 | 771篇 |
自然地理 | 5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275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206篇 |
2019年 | 276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268篇 |
2016年 | 290篇 |
2015年 | 339篇 |
2014年 | 526篇 |
2013年 | 428篇 |
2012年 | 452篇 |
2011年 | 466篇 |
2010年 | 417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459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54篇 |
2005年 | 322篇 |
2004年 | 314篇 |
2003年 | 410篇 |
2002年 | 368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69篇 |
1998年 | 267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44篇 |
1995年 | 193篇 |
1994年 | 212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86篇 |
1991年 | 180篇 |
1990年 | 149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10篇 |
1961年 | 8篇 |
1960年 | 5篇 |
194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甘肃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矿远景浅析3个方面,讨论了甘肃区域构造演化和区域岩浆演化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的关系,并提出了找矿建议。为解决铜矿资源缺乏问题,甘肃省应锁定斑岩铜矿为主攻类型。找矿的战略靶区选定北山和西秦岭北带。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论文内容涵盖传感器组网,数据获取、存储、管理、迁移与服务,以及地震动参数计算与发布等检测系统各个环节,在研究过程中,以地震动参数速报技术研究为主题,并注意把相关的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基于IPV6对地震烈度传感器网络”部分直接使用了ShakeMap开发过程中有关数据流的接收、服务,操作系统的重编译,事件检测,图片产出, 相似文献
104.
湘西南区氧化锰矿以锰帽型氧化锰矿为主,赋矿地层为震旦系下统湘锰组。其特点是含锰点多,分布面广,矿体在地壳贫化,往下3~7m开始富集,氧化深度40m左右。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记录的2°—40°范围内的长周期P波垂直分量波形资料,通过理论地震图拟合的方法,研究了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主震及两个余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主震由三个震源机制不尽相同的子事件组成.第一个子事件的震源机制为:走向N30°W,倾角88°,错动角185°,地震矩为0.55×1020Nm.第二个子事件的震源机制为:走向N33°W,倾角90°,错动角209°,地震矩0.24×1020Nm,延迟时间为25s.第三个子事件的震源机制为:走向N65°W,倾角82°,错动角172°,地震矩为0.14×1020Nm,延迟时间为70s.这种在空间上相距甚小而在时间上有分离、子事件的震源机制相差较为显著的复杂震源过程,与现场综合考察所见的地表裂缝分布一致,可以解释为单一裂缝的X型共轭剪切破裂,两个余震震源机制均为:走向N10°W,倾角86°,错动角185°,地震矩分别为0.54×1018Nm和4.29×1018Nm. 相似文献
106.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铅锌矿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含矿层位为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圈出了泗人沟-南沙沟、杨柳-任家沟-小沟和长沙-西营-黄石板铅锌(铜)矿带。在矿带内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已获铅锌资源量1Mt以上。矿床(点)单个矿体长75~1400m,平均厚度0.50~14.00m,平均铅品位0.14%~3.69%,平均锌品位0.96%~36.00%。铅锌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诸多因素控制。经预测,本区铅锌资源量在2Mt以上,安康—白河、平利等地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明确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以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S、Pb同位素测试。其中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71.7±1.6) Ma(MSWD=1.02),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二叠纪。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34SV-CDT值分布在-0.6‰~1.0‰之间,平均为0.49‰,变化范围较窄,显示S的来源单一;Pb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206Pb/204Pb为18.207~18.674,207Pb/204Pb为15.620~15.699,208Pb/204Pb为38.144~38.790,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S、Pb同位素特征均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结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空间分带等特征以及S、Pb同位素组成可知,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为VHMS型矿床,形成于二叠纪...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南部地区中晚奥陶系砂岩中重矿物分析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露头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赤褐铁矿组合,孔雀1井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石榴石-电气石-白钛石组合,二者有些差异,但分析结果反映了同样的母岩性质.研究区内沉积岩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和部分变质岩,为混源产物.结合对地震剖面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物源来自南(阿尔金造山带)和北(库鲁克塔格隆起)两部.根据稳定重矿物ZTR指数判断,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沉积物在孔雀1井附近交汇,并沿各自路线运移、沉积. 相似文献
109.
110.
针对RANSAC方法在剔除SIFT误匹配点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方向的SIFT误匹配点剔除方法。结果表明,该算法与RANSAC相比,耗时较少,剔除效果更好,保留的正确匹配点数更多,且当误匹配点数量多于正确匹配点时也能得到很好的剔除效果。 相似文献